朱元璋忽问。
“父皇为何对此类火器如此关注?”
朱松讶异反问。
“咱欲使你二年内平定漠北,若有此火器,岂不更易?”
朱元璋直言其意。
朱松默然。
西域方定,老爷子又念及漠北?
他或不知,此刻鞑靼部与瓦剌部已胆战心惊,唯恐成为汉中军下一目标。
“此火器,儿臣已在研制中,但需反复试验,确定稳定工艺后方能量产。”
朱松苦笑解释。
燧发枪与迫击炮,对朱松而言,制作不难,关键在于实弹检测等反复试验,以求最佳工艺量产。
缺陷或隐患严重,将危及将士安危,朱松不容此等情况发生。
“哦?如此说来,无需久候矣!”
朱元璋闻此,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父皇如此急于平定漠北?即便无火器,儿亦能成!”朱松正色问道。
“待火器制成,更为稳妥。
汉中军将士,皆为珍宝,伤亡非所愿!”
“些许时光,吾等得起!”朱元璋摆手言道,此语发自肺腑。
汉中军之士,强于朝中最精兵数倍!且朱松对伤亡抚恤甚厚,无论生死伤残,皆需巨资。
此非惧死,实乃朱元璋不忍此精锐有损。
此言令朱松意外,亦感宽慰。
若父皇执意速战漠北,他亦无异议。
然其原计划,乃待火器装备汉中军后再行出击。
姑且任瓦剌、鞑靼嚣张一时!
“吾意已决,待你平定漠北,解决东瀛、南越之事,吾便退位让贤,大明江山,尽付于你!”
“功成之日,你登大宝,顺理成章!”朱元璋续道。
朱松闻言,双目骤张。
他未曾料到,父皇竟提及禅位之事!且须待其征服漠北、东瀛、南越之后!
父皇此意何为?
莫非是在许以空诺?
“父皇身强体健,乃大明之柱石。
儿愿父皇久居此位,无论未来皇位是否归于儿身,儿皆有信心!”
朱松并未因此飘飘然,只要朱元璋支持他的改革与对外征战之计,他对那皇位并不急于一时,反倒期望朱元璋能多坐些时日,好让他有空间继续稳步发展。
“无需多言,你我父子心知肚明即可,此事暂且搁置。”
朱元璋摆手打断了话题。
毕竟,他已提出提前让位的条件,就看朱松自己能否把握了。
若这小子三年内达成条件,提前传位又有何妨?
想必标儿也不会有异议。
“父皇,汉中府新开了一家玻璃厂,儿臣陪您去看看如何?”
朱松忽地想起一事,向朱元璋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