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里的秘密》
梅雨季节的午后,图书馆的木质地板总泛着潮气。林小满蹲在社科区的角落,指尖划过泛黄的书脊,突然被一本烫金褪色的《社会调查方法》吸引——封皮上有行褪色的钢笔字:“赠阿棠,2018.6.20”。
她抽出书时,夹在里面的信纸簌簌落下。
“阿棠,今天在福利院看见你教孩子叠纸船,突然觉得我们学的社会工作,原来真的能让日子长出褶皱里的光。”字迹清隽,像被雨水泡过的蓝墨水,洇出淡淡的温柔。
林小满把信纸按在膝头。她读大二,社会工作专业,正为暑期实习焦头烂额。老师总说这行要“眼里有光”,可她对着社区台账上密密麻麻的独居老人名单,只觉得眼前一片灰蒙蒙。
“同学,这书你要借吗?”管理员阿姨推着手推车经过,“前阵子整理旧书发现的,原主人好像是2018届的,叫周延。”
这个名字像枚生锈的钥匙,猛地撬开记忆。去年校庆,她在优秀校友展板上见过:周延,毕业后创办了留守儿童绘本馆,照片里的男生穿着白衬衫,身后的书架摆满手绘的月亮和星星。
信纸背面画着简易的地图,街角的老槐树旁标着个五角星。林小满捏着纸条冲出图书馆,雨丝斜斜地打在脸上,竟带着点暖意。
老槐树果然还在,树洞里塞着个铁皮盒。打开时,一股樟木香气漫出来:里面有本实习日记,夹着张泛黄的课程表,周延的名字旁,每门专业课成绩都在80分以上,唯独“社会政策”那栏写着72,旁边画了个哭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