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人进入保护区,便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棱堡的布局使得敌人难以逃脱攻击,只能在密集的火力网下瑟瑟发抖。
朱有建看着纸上的“X”型棱堡,心中满是激动。
他仿佛看到了这些棱堡在大明边境和草原上拔地而起,成为守护大明疆土的钢铁屏障。
轨车在棱堡的保护下,安全地穿梭于草原与内地之间,物资得以高效运输,贸易得以繁荣发展。
他深知,这“X”型棱堡不仅仅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更是大明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石。
它将融合军事防御、物资运输、民生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大明的长治久安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有建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X”型棱堡图纸,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它的功能。
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立刻拿起笔,在图纸上勾勒起来。
很快,堡顶加装开合式排盾的设计跃然纸上。
这种排盾平时可以折叠放倒,不占用过多空间,也不会影响棱堡的整体外观和日常使用。
而当战事来临,它又能迅速支撑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排盾的角度经过精心设计,能够有效抵挡敌军的远程火炮攻击,大大增强了棱堡的防御能力。
朱有建深知,在未来的战争中,火炮技术必然会不断发展,射程也会越来越远。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他对棱堡的布局也有了新的规划。
当火炮射程达到更远距离后,棱堡之间可以适当拉大距离,只需保留轨道线路上的棱堡即可。
这样既能保证防御的有效性,又能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人力成本。
“可以根据轨道铺排,实现轨车运载预制棱堡构件。”
朱有建兴奋地说道,
“轨道延伸到哪里,棱堡就能运到哪里,这无疑会给棱堡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轨车在草原上穿梭,将一座座预制好的棱堡构件运送到指定地点,然后迅速组装成坚固的堡垒。
想到这里,朱有建立刻召来韩赞周。
他将设想述说于韩赞周,详细地讲解了棱堡的设计理念、功能特点以及建造规划。
“韩爱卿,你先行制作出一座棱堡来。
等制作完成后,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验与改良。”
朱有建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