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粤等地的勋贵豪商,也得置换到湖广,或者川蜀之地。
他不禁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
还怕这三地官商勾结,勾连倭寇与西洋人吗?
我可不信,在川蜀那样的地方,你们还能与海运勾连上。
大明海师可不是吃素的,抢夺你们这些不法之徒的财物,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到时候直接推到海盗劫掠上去,与大明朝廷可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朱有建深知,股份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如今这大明,皇权不下乡,几百万吃皇粮的人坐享其成;
土地免田赋,君不与民争利,可商税收不上来,官员们也消极不作为。
哼,既然如此,那朕也不跟你们玩了,就学万历皇帝,摆烂躺平算了。
不过,为了扞卫自己手中仅存的财富,不被别人分走,朱有建可是想出了一套功勋积分制。
他费尽心思,忽悠着一群太监。
告诉他们,别再贪图田地、金银和官职了,朕给你们青史留名的机会!
只要一心想着登上功勋台,就能荫庇父母,荣耀祖宗。
在他的设想里,这群太监将成为改革的新助力,为大明的未来带来一丝转机。
只是这功勋积分制能否真正推行下去,还得看后续的发展,他打算摸着石头过河。
朱有建越想越觉得不能任由大明这般颓败下去。
就像好好的堂皇大明海师,本应是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的海上力量;
如今将他们变成“海盗”,一样能卫护大明万里海疆。
“朕啊,遵从祖制,片板不下海!”
朱有建认为这招,与西洋各国发放海上劫掠证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本股东分润田地时,他还曾想过将矿山分润给股东,以此来笼络人心、增加收入。
可如今,他已然想到了独占矿山的法子。
只是苦于手头无人可用,这计策暂时还无法执行。
一番深思熟虑后,朱有建做出了几项重要决定。
参加徐州会战的京鲁营游击军,全部留下,作为京州的正规军。
他们应得土地仍然属于他们,另外拿出部分土地来,作为饷田使用,以此保障军队的粮饷供应。
同样可以用工坊,提升这些土地产出的价值,令他们有丰厚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