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上“EmoLink”四个字母被一圈粉光轻轻圈住,笔尖还抵在木板边缘,水晶的余晖尚未散尽。顾逸尘的目光从那道光痕移开,落在洛倾颜脸上,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它倒是比我们还急。”
她没接话,只是把笔收回包里,动作轻巧得像收起一颗跳动的心。包拉链合上的瞬间,楼下传来内测用户签到的声音,清脆而有序。
“接下来呢?”她抬头问他。
“接下来,”他转身走向办公桌,抽出一份文件,“我们得知道,他们到底想听什么。”
调研会议定在上午十点。会议室的投影刚亮起,屏幕上便跳出一行标题:用户声音,不止于数据。洛倾颜坐在顾逸尘斜对面,手里转着那支钢笔,笔帽开合间,水晶泛着微不可察的柔光。她没用金手指刻意探测,只是凭着这些日子养成的默契,隐约察觉到他今天的情绪平稳中藏着一丝焦灼——像风前的烛火,不动声色,却随时准备迎风而动。
“市场部已经整理出初步问卷。”她翻开平板,调出调研框架,“线上投放、线下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三线并行。重点是两个方向:一是现有产品的真实使用反馈,二是对‘回应型情感科技’的期待值。”
顾逸尘点头:“别只问‘好不好用’,要问‘什么时候最需要它’。”
“明白。”她轻笑,“比如半夜失眠时,是想听一段白噪音,还是想听见有人轻轻说一句‘我懂’?”
他眼角微动:“后者。”
“那就把问题往‘情绪时刻’挖。”她合上平板,笔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用户不是在买设备,是在买一种‘被理解’的可能性。”
会议节奏明快。团队逐项确认执行节点,没人再提“星启科技”四个字,但每个人都知道,这次调研不只是为了优化产品,更是为了在对手出招前,先摸清战场的地形。
散会后,洛倾颜留在原地整理资料。顾逸尘走过来,顺手将一份打印好的调研提纲递给她:“加一条——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情绪故事,变成产品的一部分。”
她抬眼:“你是说,让用户参与共创?”
“不是参与,是共情。”他靠在桌边,语气平静,“我们的技术能‘听见’,但真正的‘回应’,得来自他们自己。”
她低头看着提纲,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划了道弧线。水晶微闪,像是被这句话轻轻拨动了一下。
调研启动得比预想更快。当天下午,第一批线上问卷便上线,标题简单直接:你最不想说出口的情绪,是什么?
后台数据刚跑出第一波,市场专员就冲进办公室:“倾颜姐,你快看!”
屏幕上,一条开放式回答被标红置顶:“我希望它能记住我妈的声音。她走了三年,我再也没敢听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