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课的铃声刚响过不久,历史老师便抱着一叠资料走进教室。
他推了推眼镜,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应大家强烈要求,今天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聊聊'景和之治'背后的故事。”
粉笔在黑板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上节课我们已经梳理过这位女帝的主要政绩——教育改制、水利工程、开疆拓土......”
老师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突然躁动的学生们,“不过今天,我们要重点探讨的是——她生命中最重要两个男人。”
教室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女生已经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安静。”老师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却掩不住眼中的笑意,“没错,就是她的兄长承天帝秦晔,以及她的老师秦侯池越。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他故意拖长了音调,“但在这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
投影仪亮起,展示出一组复原的古代图纸。
“池越创立的天工院,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机构。”
老师指着图纸上精密的构造,“他设计的工匠考核制度打破了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建立了系统的技术传承体系。”
前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老师,这不就是现代的职业资格认证吗?”
“比那还要超前。”老师赞许地点头,“天工院不仅考核手艺,更鼓励创新。景和年间的'匠师考课'记载,优秀工匠可以直接入朝为官。”
画面切换到一张古籍插图,展示着农民使用新式农具的场景,“比如铁匠赵大锤,因为改良犁铧被破格提拔为工部主事。”
“这种制度让当时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数百年。”老师的语气中带着感慨,“欧洲要到工业革命时期,才出现类似的体系。”
话题转到秦晔时,老师的语调明显轻快起来:“这位皇帝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在壮年时突然禅位给妹妹的举动。”
“是不是被逼退位啊?”后排一个男生大声问道。
老师摇摇头:“正史明确记载是主动让贤。而且退位后,他和池越云游四海,每隔一两年还会回京小住,怎么看都不像被迫的样子。”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压低声音:“不过野史倒是有些......耐人寻味的记载。”
全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投影上出现一段古籍原文:
《周书·池越传》:“帝与越同乘出猎,夜宿帐中,侍从闻笑语达旦。”
“注意这个'同乘、笑语达旦'。这说明当时两个人的关系非常亲密。”老师意味深长地敲了敲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