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将成品送到集市上时,买家们的反应并不如预期热烈。
“这米颜色淡了些,是不是没熟透?”一位主妇捏着袋子看了看。
“香味也不够浓。”另一位摊贩摇头,“现在市面上最受欢迎的还是那种油亮亮的大米。”
我意识到,单纯依靠品质可能还不够,必须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到它的优势。
于是我当即决定,在集市上支起一口大锅,现场煮饭请大家品尝。
热气腾腾的米饭刚出锅,香气便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我招呼大家过来尝尝,并强调这是“零添加、纯天然”的绿色大米。
“哎呀,这饭真香!”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尝了一口,惊喜地说,“我家孩子最近肠胃不好,这种米正合适。”
“我也买两斤试试。”一位白胡子老者递上铜板,“年轻人肯做这样的事,不容易。”
当天的销量虽然不算火爆,但也足以让我们信心倍增。更重要的是,有不少人表示愿意回购,甚至还有几位商贩主动提出想长期进货。
临走前,我推出“买一送一”的试吃装,鼓励顾客带回去给家人尝尝。果然,第二天早上就有不少人回来复购。
就在我们忙得不可开交时,我注意到角落里站着一位穿着素色长衫的男子,神情专注地观察我们的加工流程。他身边跟着一名随从,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那人便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我没多想,继续忙碌着。
傍晚收摊回家时,我才发现仓库角落里堆着一套奇怪的装置——是一套锈迹斑斑的木制筛米机,结构精密,似乎曾经是用来分离不同等级谷物的。
雅柔蹲在旁边好奇地问:“娘亲,这个是不是以前的‘智能机器’?”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也许是吧。”
夜色渐深,作坊外虫鸣阵阵。我坐在灯下整理今天的销售数据,脑海中却不断浮现那位神秘男子的身影。
他为什么会那样看我?他说的“隐世高人”又是谁?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我没有深究。眼下最重要的是把绿色加工这条路走得更稳些。
窗外传来承安和几个孩子玩耍的声音,笑声清脆,像春天刚冒头的小芽。
我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而我,也绝不会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