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末,徐州,彭城。
春风拂过彭城的原野,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与万物复苏的生机。在林凡的铁腕治理与仁政安抚之下,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古城,正如同一个大病初愈的病人,在经历过痛苦的挣扎之后,开始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田野里,新翻的土地上已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坊市内,商旅的叫卖声与工匠的捶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经济复苏的序曲;而那些曾经流离失所的百姓,也开始在官府的安置下,重建家园,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在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股针对林凡新政的暗流,却在悄然涌动,其势头之凶猛,远超林凡最初的预料。
首当其冲的,便是“均田令”的推行。
徐州自古便是世家大族盘踞之地,土地兼并之风,尤为酷烈。这些士族豪强,世代以土地为根基,家族名下拥有着成千上万顷的肥沃良田,以及数以万计的佃农和部曲家兵。他们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视土地与人口为禁脔,岂容他人染指?
林凡的“均田令”,虽然言明所均者乃无主荒田与逆产,但在清查田亩、核定人口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及他们隐匿田产、偷逃赋税的灰色利益链。这,无异于在太岁头上动土,直接挑战了他们数百年来的特权与根基!
彭城太守府,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得几乎令人窒息。
林凡端坐主位,面沉似水,手中捏着一卷由徐州各郡县汇总而来的关于“均田令”推行情况的奏报。奏报之上,触目惊心的字眼,让他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般,不断积蓄。
“下邳陈氏,勾结地方官吏,伪造田契,将数百顷无主荒田,尽数划归其族人名下,并煽动佃户,抗拒官府清查!”
“东海糜氏,公然宣称‘祖宗之地,寸土不让’,纠集家兵部曲,将前往丈量田亩的官吏,殴打致伤,赶出庄园!”
“琅琊王氏,阳奉阴违,表面上配合均田,暗地里却将大量肥沃良田,与贫瘠山地互换,欺瞒官府,愚弄百姓!”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豪强,竟敢公然威胁那些领取了官府分发田地的贫苦农民,逼迫他们放弃土地,否则便要让他们家破人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