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上的画面再次亮起:当年的部落幸存者们在沙海边立下石碑,碑上刻着“怨止于此,缘始于斯”,碑旁种下的传味苗,如今已长成一片密林,林中的叶纹里,都是族人和谐相处的景象。
怨灵的尖叫渐渐平息,沙暴开始减弱。牵缘毯上的纹路缠绕着沙暴中的人影,将他们轻轻送往远方,那些人影在消失前,都对着阿木和阿青深深鞠躬,仿佛在道谢。
沙暴散去后,回音沙海露出了它的真面目:一片金色的沙原上,矗立着无数根天然形成的石柱,石柱的影子在沙地上投下的纹路,竟与牵缘毯上的图案一模一样。沙地上,还散落着许多羊毛织物,显然是被怨灵困住的人留下的。
在一根最大的石柱下,他们发现了一个蜷缩的身影——是个约莫十岁的少年,穿着北漠的羊毛袄,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垂死的小羊。少年的羊毛袄上,织着与牵缘毯同源的寻族纹。
“你是谁?”阿青轻声问道。少年抬起头,露出一双清澈的眼睛:“我叫阿云,是‘织缘部’的最后一个人。长老说,带着羊毛袄往有绿色的地方走,能找到亲人。”
他怀里的小羊发出微弱的咩叫,阿青伸手触摸小羊,发现它的绒毛里藏着一片传味苗的叶子,叶子的纹路上,映着织缘部的族人正在半味谷的双生圃里劳作,为首的正是阿云的母亲——那个在陶罐碎片上出现过的年轻女子。
“你的亲人在半味谷等你。”阿木将叶子放在阿云手中,“我们带你去找他们。”
阿云看着叶子里的画面,眼泪突然涌了出来,滴在小羊的绒毛上。神奇的是,那只垂死的小羊竟在眼泪的滋润下,慢慢站了起来,它的羊角上,开始浮现出淡淡的叶纹。
牵缘毯在风中展开,毯子上的纹路与石柱的影子重合,在沙地上拼出一幅完整的地图:从回音沙海到半味谷,沿途的传味苗连成了一条绿色的线,线的尽头,织缘部的族人正围着缘树唱歌,歌声顺着地脉传来,在沙海的上空回荡,清越得像北漠的牧歌。
阿木牵着阿云的手,阿青抱着恢复活力的小羊,三人一羊踏上了归途。牵缘毯被阿云披在肩上,毯子上的叶纹与羊毛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无数个跳动的希望。阿云不时低头看着毯子,他知道,不管路上有多少风沙,只要跟着这些纹路走,总能找到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