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匠的渗香锅旁,支起了口新铁锅,是用三界的碎铁拼的:凡世的犁头铁、魔界的剑刃铁、妖界的兽骨铁、天宫的玉环铁,老铁匠亲手打的补丁,每个补丁都刻着捐铁人的名字。新锅煮的“合欢汤”,用的是妖界的山泉、天宫的莲、凡世的稻、魔界的麦,汤沸时,锅沿的铁屑竟化作小小的星子,绕着藤架飞,像把烟火气撒成了银河。
“新锅比旧锅能装,”老铁匠给新锅擦油,油是用传味苗的籽榨的,带着清冽的香,“就像咱这心,装下的味越多,活得越实在。”孙儿凑过来帮忙,小手摸到锅沿的剑刃铁,突然想起魔界少年说过,这铁来自他父亲的佩剑,父亲战死前说“若有来生,愿铸剑为锅”,如今锅开汤香,倒真应了那句愿。
雪璃的心音铃系在藤架最高处,铃绳上挂着各地孩童做的香囊:凡世的布囊装着稻壳,魔界的皮袋盛着酱粉,妖界的蛛丝袋裹着果干,天宫的锦囊藏着莲粉。风吹铃响,香囊里的味道混在一起,让路过的蝉都慢了翅膀,落在香囊上,像在贪恋这人间的暖。
文曲星坐在听蝉屋里,看藤架下的人来来往往,突然觉得不用再写什么经卷了。三界的烟火早已把道理说透:凡世的红薯混着魔界的酱,是“和”;妖界的果泡着天宫的露,是“融”;你帮我添柴,我为你递碗,是“情”;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就是“人间”。
夏夜的风带着蝉鸣、汤香、花香,漫过藤架,漫过灶语堂,漫向三界的每一盏灯。在那里,有人在灶前添柴,有人在月下酿酒,有人对着传味苗的藤蔓说话,说给远方的人听。而那两口新旧铁锅,正并排咕嘟作响,像两位老友在说悄悄话,说这人间最好的味,从不是独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檐烟火下,共听蝉鸣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