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天宫,太阳把云都晒得发蔫,可五味坊的门口却排起了长队。仙官们提着凡世的陶碗,等着买阿青做的豆浆油条,连御膳房的总领仙厨也混在队伍里,手里攥着张凡世的粗麻纸,上面记着张婶教的腌菜秘方。
“仙厨也来排队?”排在前面的土地神打趣他,手里的陶碗里还留着昨天喝玉米粥的痕迹。总领仙厨脸一红,把秘方往袖子里塞了塞:“我……我是来看看这凡菜到底有什么门道,免得以后出了岔子,污了天宫的规矩。”可等阿青把金黄的油条递给他,他咬了一大口,酥脆的面香混着凡世的芝麻味,眼睛都亮了。
林七在坊后开辟了块小菜地,种着凡世的黄瓜、茄子、辣椒,都是张婶从凡世带来的种子,浇的是雪璃用冰魄铃接的凡世雨水。“仙官们学做凡菜,不是丢了仙格,”他给黄瓜搭着架子,架子是用凡世的竹竿做的,上面还缠着凡世的牵牛花,“就像凡世的人学仙法救病,是互相学着怎么把日子过好。”白泽趴在菜地边,嘴里叼着根凡世的黄瓜,吃得“咔嚓”响,黄瓜汁溅了它一脸。
张婶正教几个仙娥揉面,面是凡世的小麦磨的,里面加了雪璃用冰魄冻的凡世井水,揉起来带着点韧劲。“揉面要顺着一个方向,”她用沾满面粉的手拍着仙娥的手背,“就像做人,心要诚,劲要匀,不然蒸出来的馒头会夹生。”有个仙娥揉着揉着,眼泪掉在了面团上——她想起在凡世当绣娘时,母亲就是这样教她揉面的。
姜瑶光把星盘挂在坊门口,星盘上的星力与五味坊的烟火气缠在一起,在半空织成张网。“这叫‘味通网’,”她指着网上跳动的光点,“凡世的新菜式,会顺着这网传到天宫;天宫的仙法,也能顺着网教给凡世的厨子,让他们的菜更养人。”正说着,网突然亮了下,传来凡世的消息:有个凡世的小厨子,用雪璃教的冰魄法,做出了能解暑的凉面,救了中暑的乡亲。
消息传到凌霄殿,天帝让人把五味坊的豆浆油条端到殿里,还请了凡世的张婶和几个仙娥来。“今日我们也学学凡世,”天帝坐在凡世的木凳上,面前摆着粗瓷碗,“围在一张桌上吃饭,说说心里话。”总领仙厨站在旁边,手还在抖——他刚试着做了碗凡世的阳春面,面是凡世的挂面,汤里撒了凡世的葱花,滴了几滴凡世的香油,是照着张婶教的法子做的。
“仙厨也坐下尝尝?”天帝指着旁边的木凳。总领仙厨犹豫着坐下,拿起凡世的粗瓷勺舀了口汤,温热的汤滑进喉咙,带着葱花的香、香油的润,竟让他想起自己在凡世的小酒馆当学徒时,师傅在寒夜里给他煮的那碗面。“这汤……”他放下勺子,声音有点哑,“比御膳房的玉露汤多了点人味。”
午后,文曲星带着几个仙官来五味坊,手里捧着本新写的《凡味谱》,上面记着他尝过的凡菜:酸豆角炖腊肉要炖够两个时辰,韭菜盒子的面要醒足半个时辰,糯米排骨要裹着荷叶蒸才香。“我原以为凡菜粗鄙,”他翻开谱子,指着里面的插画——是阿木画的张婶在灶台前忙碌的样子,“却不知每道菜里都藏着学问,比仙经里的大道理更实在。”
有个掌管仙药的仙官,学着做凡世的药膳。他把仙域的暖阳草切碎,混在凡世的母鸡肚子里,用凡世的陶锅慢慢煨,汤里还加了凡世的枸杞、红枣。“这汤既有暖阳草的仙力,又有凡菜的暖,”他给个生病的小仙童喂汤,“比单纯的仙药更养人,孩子也爱喝。”小仙童吧唧着嘴,汤里的肉香混着药香,喝得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