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烤全羊的香气漫遍草原。阿爸手持银刀,在羊头前念了段蒙语祝词——据说是祈求草原风调雨顺、牛羊兴旺的「烤羊祝赞」,然后刀锋一转,割下羊腿上最肥美的一块肉,递向李可佳:「姑娘,接好了,这是草原给贵客的『头口肉』。」
??羊肉还带着烤炉的高温,李可佳双手接过时「嘶」地缩了缩手,却见油脂正顺着肉筋往下滴,在阳光下凝成透明的「油珠链」。咬下第一口,焦脆的外皮「咔嚓」碎裂,内里的羊肉却嫩得冒汁——野葱的辛香混着孜然的浓,在舌尖炸开,尾调是草原羊肉特有的「清鲜」,没有丝毫膻味,像把坝上的阳光、草香、烟火,全烤进了这口肉里。
??「蘸点盐粒试试?」阿妈递来牛皮碗,碗里的细盐混着少量马奶酒,「咱牧民吃烤羊,最爱这种『原味蘸法』,盐粒能激出肉的鲜,跟草原的风似的,爽利。」李可佳蘸了点盐,再咬一口,肉香突然变得更「立体」——盐粒的咸鲜像「草原的闪电」,劈开了油脂的厚重,让每一丝肉纤维都裹着「天地的味道」。
四、草原夜宴:篝火旁的「豪迈食趣」
??暮色渐浓时,烤全羊被抬上木桌——羊身摆成奔跑的姿势,羊头朝着东方,角上系着蓝色哈达,像位「草原的使者」。牧民们围坐成圈,阿爸切开羊背肉,肥瘦相间的肉片码成小山,阿妈端来刚熬的奶茶,砖茶的浓混着牛奶的香,解了烤羊的腻。
??李可佳举着羊腿肉奔跑在草原上,骆梓淇的镜头追着她的剪影——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长,羊腿肉的油香混着草甸的潮气,在身后拖出一条「味觉的轨迹」。远处的敖包堆上,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篝火「噼啪」燃烧,火星子溅向星空,与烤羊的烟火气交织成「草原的夜之诗」。
??「来,姑娘,学咱牧民撕肉!」阿爸递来一把银刀,刀柄刻着马头琴的图案,「别用筷子,手抓着吃,才叫痛快!」李可佳学着他的样子,指尖掐住羊肉纤维,轻轻一撕,肉丝带着筋膜被扯下来,油脂在指缝间发亮,却不黏手——原来坝上的羊肉因常年奔跑,筋膜细腻,烤后竟有「弹牙的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