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着的心彻底放下。看着那几行字,一种并肩作战的默契感悄然滋生。我飞快回复:“收到!谢谢谢老师!我马上处理,您快休息吧!”后面忍不住加了个小小的笑脸表情。
邮件发送成功。我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却忍不住弯了起来。后台的寂静,似乎也没那么冰冷了。
这种因工作而生的、小心翼翼试探界限的默契,在不久后的一场后台小聚上,被猝不及防地推到了台前。
那是一场商演大获成功后的庆功宴,就在后台简单支开几张桌子。菜肴算不上精致,但气氛热烈。啤酒瓶起开的“啵啵”声、杯盏碰撞的脆响、师兄弟们卸下舞台压力后的高声谈笑交织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酒香、菜香和一种纯粹的快乐。
我作为宣传组的人也被拉来凑热闹,缩在角落里,尽量降低存在感。然而,这份安静很快被打破了。
“来来来!功臣们!”张鹤伦满面红光,拎着酒瓶子就站起来了,嗓门压过所有人,带着明显的醉意和兴奋,“今儿个活儿使得漂亮,台下都疯了!必须得喝一个!”他目光一转,精准地落在我身上,咧着嘴笑,“哟!咱宣传组的大功臣小雨妹妹也在呢!没你那些天花乱坠的稿子,可招不来这么多衣食父母!来来来,必须跟哥哥走一个!”说着,就倒了满满一大杯啤酒,晃晃悠悠地朝我这边走过来。
那杯澄黄的液体在杯口晃荡,泡沫几乎要溢出来。张鹤伦的热情像火一样扑过来,带着不容拒绝的架势。周围的目光瞬间聚焦到我身上,有看热闹的,有善意的,也有起哄的。
“喝一个!”
“对!小雨妹妹海量!”
“师哥敬酒,必须得干啊!”
起哄声此起彼伏。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手脚都有些发麻。我酒量极差,一杯下去恐怕就得现场表演“醉卧后台”,明天头条就是“德云社宣传专员酒后失态”。可拒绝?张鹤伦是当红的角儿,又是师哥,后台的“规矩”二字像无形的锁链,勒得我喘不过气。我端着面前那杯几乎没动过的饮料,手指用力得指节发白,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觉得四周的空气都变得灼热粘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