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张怀民初被贬谪至此,心情低落,总是被莫名的愁绪笼罩着。
他时常觉得人生之路迷茫难行,心中的抱负难以施展,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如同乌云一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那些漫长而又难熬的日子里,是好友经常来找自己夜游散心,而最近又拉着自己一起种地,
张怀民能隐约猜到这背后的良苦用心。
可现在,当这些情谊,真切而直白地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时,、
张怀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动的情绪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千言万语在心中翻涌,却一时之间,被感动得无言以对。
......
看到答案的学子们一边记录后世这样的答题方式,一边默默在心里感叹这题,这答案,还是太全面了。
......
看过ppt后,杨幼云又大致看了闺蜜准备的稿子,提出了一点讲述时可能会出现争议的地方。
最后两人又打视频修改了半天,才结束了这份讲课活动的准备。
在这讨论的过程中,各朝的文人基本上没记住什么,只是对《记承天寺夜游》中提到的两个主人公,感到无尽的羡慕嫉妒。
这位名为苏轼的大家,作品流传到了后世,还被收录至官方的教科书。作品中记述的好友张怀民也跟着作品出了名。
另外让他们感到很酸的一点是,柚子姑娘刚刚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对那位苏轼的喜爱,崇敬之情。想来后世也有不少推崇他的人。
受到苏轼治理之地的便利的百姓们,纷纷拿着自家新鲜的食材或刚采摘的野菜,准备给苏大人送过去,就当贺喜。
说不定苏大人高兴之余,还能开发出一道新菜品。
北宋
往日里那些对苏轼或欣赏、或嫉妒、或不屑的权贵们,此刻的表情都变幻莫测。
一向自诩文学造诣深厚的蔡京,原本正得意洋洋地把玩着手中的扇面,上面是他亲笔所书的诗词。
看到天幕上的这些消息,他的手猛地一滞,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与嫉妒。
但很快,他便调整了神色,嘴角勾起一抹虚伪的笑容,对身旁的人说道,
“苏大学士的文采,果然名不虚传。如今在后世都享有如此盛誉,实乃我朝之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