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老祖宗们围观我的现代生活 > 第48章 《记承天寺夜游》

第48章 《记承天寺夜游》(1 / 2)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进行赏析。】

......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让各朝代的学子们感到颇为新奇。

这还是他们生平头一遭见识到,后世这般别出心裁的出题方式。

尽管他们对题目一知半解,一个个的都还是尽力尝试去作答。

而在庭院之中,苏轼和张怀民也不由自主地凑到了一起,热切地讨论起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试图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然而,还没等他们深入探讨出个所以然来,那些答案接连不断地显示了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

【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妙境界。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

动静结合。“积水空明”写出月光澄澈透明的静谧之美,“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雅趣。】

......

一连串出现的答案,让作者本人苏轼大脑都空白了一瞬。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些文字,仿佛在审视着一个从未被自己完全认识的自己。

一旁的张怀民同样是一脸惊愕,嘴巴微微张开,眼中满是惊讶与感慨。

他转过头,看向苏轼,缓缓说道:“子瞻啊,没想到你当时考虑了那么多。”

“啊???”

苏轼的反应有些迟缓,一脸茫然地回应着,

“我当时考虑了那些吗?”

此刻的苏轼恍恍惚惚。

【正如苏轼所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他在临皋亭就能赏月,他为何半夜赶路去承天寺和张怀民一起赏月呢?苏轼从临皋亭去往承天寺是去都张怀民消解心中的苦闷。

所以,真正睡不着的是张怀民,而苏轼用赏月的方式安慰张怀民,以无言的乐观去感化张怀民的苦闷和不甘,这份乐观成全了两个人的闲情。】

最新小说: 汴京手作娘 好孕系统?不!我的种田神器 沪上大小姐搬空家产,挺孕肚随军 国家让我开神兽幼儿园,直播爆火 七零全家下放,我搬空家产去下乡 搬空家产,大小姐随军糙汉躺赢了 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 娇雀难哄 卷入万米高空我成了汴京主播 怀上崽崽后,我成了豪门真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