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理不清,体现在矛盾的无解里。有些架吵了无数次,还是没结果:她嫌他“袜子总扔在床底下”,说了八百遍也改不了,某天趁他洗澡,把那些皱巴巴的袜子全塞进他枕头底下,他第二天起床摸到袜子,气得想吵架,却看到她留的纸条“再扔,下次塞你嘴里”,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他怪她“网购成瘾”,快递盒堆成山,可她拆开一个新的养生壶,第一壶水先给他泡了枸杞茶,说“看你最近总咳嗽”。
有人吵到要写离婚协议,坐在桌前发呆,瞥见冰箱上贴着的便利贴,“酱油没了”“电费该交了”“孩子明天要带水彩笔”,字迹有他的也有她的,密密麻麻盖了一层又一层,突然就把笔放下了:“算了,先去买酱油”。
婚姻里的很多矛盾,解不开,只能“绕过去”,就像路上遇到石头,不一定非要搬开,踩过去、绕过去,路还是能往前走。
婚姻的理不清,更在于“需求的变奏”。年轻时她想要“过马路时牵着我的手”,他觉得“都老夫老妻了,矫情”;中年时她腰椎间盘突出,他每天睡前给她揉腰,手法笨拙却按得认真,她疼得哼哼,他就停下来给她讲单位的笑话。刚结婚时他总嫌她“做饭太淡”,非要点外卖,现在他血压高,她顿顿清粥小菜,他吃得香,还总说“比外面好吃一百倍”。
有人在孩子青春期那几年差点散伙,她觉得他对孩子太严厉,他怪她总护着孩子,两人分房睡了半年,却在孩子高考那天,一起五点起床包饺子,他擀皮她包馅,默契得像从没吵过架。
婚姻就像跳舞,有时踩脚,有时跟不上节奏,却在一次次调整里,跳出了独属于两个人的默契。不是永远合拍,而是“你慢下来时,我等一等;我快一步时,你赶上来”。
婚姻的理不清,还藏在外人的看不懂里。邻居总听见他们家晚上吵架,摔门声、哭喊声隔着墙都能听见,背后议论“这俩早晚得离”,却不知道第二天早上,他骑着电动车送她去医院复查,她在后座搂着他的腰,围巾把两人的脖子缠在一起。
朋友羡慕他们“从来不红脸”,却没瞧见他们在超市里为“买哪种牌子的洗衣粉”冷战,一路没说话,到了家他默默把她爱吃的草莓洗好,她主动把他的脏衣服泡在盆里。婚姻就像一双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