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承砚翻开笔记本,纸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桑树叶——今早苏若雪塞进来的,说是"镇场子"。"我们不是来争权的,是要让每匹布、每斤纱都用在刀刃上。"他指尖点着"军布医用纱布"的标注,"但前提是,联盟得容得下真正做事的人。
现在由政府指定成员......"他抬眼看向王次长,"难免漏掉北方来的硬骨头。"
左边的部员皱眉:"这是部里的规矩。"
"所以顾某有个提议,"顾承砚目光扫过张老板、林厂长,"以后联盟成员由各地实业家自行提名,小组审核后入盟。
天津的李老板、北平的周掌柜,他们厂子被日本人占了,现在在上海做贸易,手里握着北方渠道——可进不了联盟,就因为不是政府指定的。"
王次长摩挲着茶盏:"容我想想。"
散会时已近黄昏。
顾承砚落在最后,等其他人走完,冲张老板、林厂长使了个眼色。
三人拐进隔壁小茶室,张老板立刻凑近:"顾先生,这提名机制能成?"
"周掌柜我见过,人实在。"林厂长搓着手,"他手里有从天津运过来的棉花,咱们联盟正缺这个。"
"所以从明天起,各位分头联系各地实业家。"顾承砚倒了三杯茶,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让他们写提名信,附上厂子的货单、工人名单。
咱们要让部里看看,民间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
雨在半夜又下起来。
顾承砚推开旅馆窗户,潮湿的风卷着墨香扑进来——窗台上搁着封电报,是苏若雪的字迹:"南昌账册已取,数据比对中。"
他把电报折成小方块,塞进怀表夹层。
表盖合上时,金属碰撞声轻得像声叹息。
想起今早苏若雪把交易明细塞进他皮箱时,指尖还沾着墨渍:"要是他们发难,这些数字能当刀使。"现在她该在南昌的账房里,借着煤油灯翻账册吧?
算盘珠子声里,会不会也想起他?
顾承砚转身时,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桌上的提名方案草稿上。"民间代表"四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在暗夜里泛着暖光——这一次,他要让更多人看见,民间的火种,从来都没灭过。
南昌城的雨丝顺着青瓦檐角连成线,苏若雪把最后一叠账册合上时,窗台上的煤油灯芯"噼啪"爆了个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