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58章 旧爱新仇,真假难辨

第158章 旧爱新仇,真假难辨(1 / 2)

苏若雪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照片边缘的毛边刺得指腹生疼。

她盯着背面那行炭笔字,墨迹未干的潮气顺着指尖往骨头里钻——上回见这种笔法,还是三年前在苏州绣坊。

那时有个叫阿巧的绣娘,总爱用烧过的竹枝在窗纸上画并蒂莲,说炭笔比墨汁干净,擦起来容易。

算盘珠子滚到脚边,她蹲下身去捡,银簪上的珍珠磕在桌角,"叮"的一声。

这声响突然撞开记忆的门——阿巧最后一次来上海找她,是民国二十三年的梅雨季。

姑娘撑着油纸伞站在顾氏绸庄门口,伞骨断了一根,雨水顺着裂缝漏下来,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坑。

她说老家闹灾,要去南京投奔远房表舅,走前特意来送苏若雪一对绣着玉兰花的帕子。

"表舅在南京政府当差。"阿巧当时笑着说,帕子在她手里折出细痕,"等日子好过了,我给若雪姐寄南京的盐水鸭。"

盐水鸭没等来,倒等来了这张照片。

苏若雪捏着照片站起身,窗棂外的雨丝斜斜扫进来,打湿了她月白衫子的袖口。

她摸出袖中那方玉兰花帕子,帕角的针脚果然和照片背面的炭迹一样——是阿巧惯用的"回"字锁边,针脚密得像春蚕吐丝。

账房的自鸣钟敲了九下。

苏若雪把照片塞进檀木匣最底层,压在顾承砚去年送她的西洋钢笔底下。

匣底还躺着半块虎骨膏,是顾承砚上个月去杭州收丝时,见她总揉着旧伤的肩背,特意从胡庆余堂带的。

她指尖碰了碰虎骨膏的油纸,又迅速缩回来——有些事,得自己先理清楚。

运河上的风裹着冰碴子灌进领口时,顾承砚正把最后一箱齿轮推上竹筏。

老周的独轮车轴又发出吱呀声,他这才发现自己攥着交接单的手早被冻得发僵。"顾先生,船家说再晚半个时辰,闸口要关了。"疤脸汉子的声音混着河浪声撞进耳朵,顾承砚抬头看天,铅灰色的云正往上海方向压,像块浸了水的棉絮。

等他踩着湿滑的码头石板踏上岸时,雨已经下得密了。

黄包车夫举着油布伞喊"先生要车啵",他却先摸出怀里的怀表——比和苏若雪约的归期晚了三个时辰。

正打算加快脚步往绸庄赶,街角的邮筒突然晃了晃,穿灰布长衫的邮差从门洞里钻出来,手里举着封烫金信笺:"顾少东家,法租界送来的,说是急件。"

信笺的香气先钻进鼻子,是带着松木香的檀麝,顾承砚的动作顿了顿。

最新小说: 四合院:开局植物人,送大爷进局 战国小大名 左传游记 三国之再世诸葛 叶罗丽:黑夜的主宰 岂独无故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巨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