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没说话,只是翻开课本第17页。插图里的紫苏举着小牌子,上面写着“我能治风寒感冒”。卡通紫苏的叶子上还画着个打喷嚏的小人,被叶片挡住后就露出了笑脸。
两周后的自然课,王芳带来个玻璃罐。她摘下草药角的艾叶,放进罐子里倒上酒精:“这是简易的驱蚊水,就像课本里教的方法。”绿色的汁液慢慢渗出来,在透明液体里晕开淡绿色的云。
李苗苗盯着罐子发呆时,后颈突然传来一阵痒。她伸手去挠,摸到个圆圆的东西——赵晓宇正把朵蒲公英按在她脖子上,白色的绒毛沾了满衣领。
“你干什么!”李苗苗跳起来,课本“啪”地掉在地上,正好翻开到蒲公英那页。
“课本说它能消炎,”赵晓宇指着她手肘上的擦伤,“我看你这里红了。”
王芳走过来时,两个孩子还在拉扯。她捡起课本,发现插图旁有行小字:“蒲公英全株可入药,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疮痈。”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在字上,仿佛能看到蒲公英的白色绒毛正从纸面缓缓升起。
那天下午的大扫除,张小胖举着课本在操场转圈。发现墙角的狗尾草时,他立刻蹲下去比对插图,手指悬在草叶上方不敢碰:“这是不是课本里说的‘牛筋草’?能治跌打损伤呢。”
李苗苗凑过去看,狗尾草的绒毛蹭到她手背,像奶奶给她挠痒痒时的触感。远处的篮球架下,几个男生正小心翼翼地绕过一片三叶草,其中一个还举着手机——他们在对照课本附录的校园草药分布图。
三、竹篓里的传承
奶奶的竹篓开始出现在学校的草药角。每周三下午,老人都会背着篓子来帮忙除草,靛蓝色的围裙在翠绿的草药间格外显眼。她教孩子们辨认紫苏的正反叶:“正面深紫的是叶,背面发绿的是柄,药效不一样。”
张小胖蹲在旁边记笔记,铅笔尖在种植指南的空白处画满小圆圈:“奶奶,您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奶奶教我妈的,我妈又教我的。”老人用指甲掐断一根杂草,“以前在苗寨,孩子摔了跤,就用这草药捣敷。”她指着的正是课本里说的“积雪草”,叶片圆圆的像铜钱,此刻正从孩子们的指缝间探出头来。
李苗苗发现奶奶总在艾草丛前停留很久。有天放学后,她看见老人从围裙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叶,正往草药角的土壤里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