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也时常过来查看修复进度,他深知这修复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这本古籍能否完美地保存下去,能否将祖先的智慧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后人。
“王姐,辛苦你们了啊,这可是个精细活,全靠你们这些专业的手艺了。”林宇感激地说道。
王姐笑了笑说:“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呀,能参与到这么有意义的古籍修复中来,也是我们的荣幸,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没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了数周的时间,手抄本的修复工作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原本破损不堪、摇摇欲坠的书页,如今已经变得牢固且整洁了许多,那些朱砂绘图和文字也更加清晰明了了。
第三章:数字新生
随着修复工作的推进,3D扫描的数字化进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技术团队在将手抄本的每一页都精准扫描后,开始对这些数字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
他们根据内容的不同,将苗医方剂、病症诊断、草药知识等板块分别标注清楚,方便后续接入全球传统医药数据库后,其他研究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和利用这些资料。
程序员小张正在编写程序,确保这些数字化的古籍内容能够以最适配的格式呈现在数据库中,并且保证其检索功能的高效性。
“林老师,目前数据的整理和程序编写都挺顺利的,估计再过不久就能完成全部准备工作,正式接入数据库了。”小张向林宇汇报着进度。
林宇很是欣慰,说道:“太好了,这数字化之后,全世界对苗医感兴趣的人都能看到这本古籍了,咱们祖先的智慧就能传播得更广了。”
而在另一边,负责数据库对接协调工作的小赵也在和全球传统医药数据库的相关负责人频繁沟通。毕竟要将这样珍贵的古籍资料接入,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和流程,涉及到版权、数据安全以及格式统一等诸多问题。
小赵耐心地向对方介绍着这本苗医手抄本的价值以及他们前期所做的修复和整理工作,经过多轮的商讨和审核,终于获得了数据库方面的认可,同意将其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