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黑得早。"龙医师笑起来,银手镯在屏幕上晃出细碎的光,"你看,白鹭都归巢了。"他侧过身,镜头里果然掠过几只白鹭,翅膀在暮色里划出银弧。陈静忽然想起外婆家的池塘,傍晚总有白鹭栖息,翅膀扑棱的声音混着捣药的木杵声,是她童年最安稳的背景音。
诊疗进行到一半,门铃响了。陈静透过猫眼看见快递员,想起是上周订的砂锅到了。去年龙医师教她熬药时特意叮嘱:"铝锅伤药性,得用砂锅才好。"她趿着拖鞋开门,回来时发现龙医师正对着镜头展示什么。
"你看这个。"老人举起个巴掌大的竹篮,里面铺着新鲜艾草,叶片上还挂着水珠,"这是今早刚采的,给你入药正好。"屏幕下方突然跳出个二维码,陈静扫开,竟链接到贵州的种植基地。实时画面里,穿蓝布衫的药农正弯腰采收,晨露在艾草叶上闪着光,远处的苗寨炊烟袅袅。
"现在的年轻人真能想办法。"龙医师把艾草放进竹筛,"说是什么区块链溯源,让你们放心。"老人显然对这些新词不太熟,说的时候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像个被考问功课的孩子。
陈静忽然想起儿子的水痘。西医耸肩说只能等自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平台问诊,龙医师教的草药泡澡方竟那么管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都是苗岭常见的植物,在纽约的中药房却要高价。"您开的药粉能直邮,真是太方便了。"她由衷地说。
电子处方弹出来时,陈静注意到药材清单旁多了样东西。"苗绣药囊?"她想起去年在苗寨看到的,绣着驱邪纹样的布袋里装着驱蚊草药,"是给我的吗?"
"给你邻居的。"龙医师调着药秤,秤砣是只银鱼造型,"上次你说她对花粉过敏,这个里面装的苍术、白芷,能避避邪祟。"老人忽然意识到什么,补充道,"用你们的话说,就是能缓解过敏。"
陈静忍不住笑了。去年她随口提过邻居苏珊总在春天打喷嚏,没想到龙医师记在心上。苏珊的丈夫是建筑师,帮她重新设计过厨房,现在两家常隔着篱笆递些自制点心。"她肯定会喜欢的,"陈静想象着苏珊收到苗绣时的惊喜,"她一直对东方文化很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