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医圣传 > 第332集:《沙漠中的苗医站》

第332集:《沙漠中的苗医站》(1 / 2)

云端苗医

凌晨三点,纽约皇后区的公寓里,陈佩雯对着手机屏幕反复调整角度。屏幕那头是贵阳苗医馆的诊室,穿蓝布对襟衫的李正明医师正捻着银针,镜头里的银器在顶灯折射下泛着冷光。

“陈女士,再抬高点手腕。”李医师的声音经翻译系统转成英文,带着轻微的电子音。陈佩雯连忙垫起手肘,右手掌心向上平摊在台灯下,指节处的褐斑在高清镜头里纤毫毕现。

五年前搬来纽约后,她的偏头痛就成了顽疾。西医开的止痛药吃成了耐药性,唐人街的中医馆总说她“脉太沉”,却讲不清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上周在华人论坛刷到“苗医远程诊疗平台”的广告时,她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填了预约表。

“看见掌心这道青筋了吗?”李医师用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弧线,“苗医叫‘水筋’,说明你体内湿气郁结成淤。”他点开屏幕下方的穴位图,标注出几个红点,“先按合谷穴,用拇指关节顶三分钟。”

陈佩雯依言按压虎口,酸胀感顺着手臂窜上去,偏头痛竟真的缓解了几分。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贵阳外婆家,老人总用银簪刮她的手腕,说能“赶寒气”。那时觉得是老迷信,此刻隔着一万三千公里,却从屏幕里找回了相似的安心感。

诊疗平台的研发室里,工程师小张正盯着后台数据流。红色曲线代表5G信号强度,在北美区域稳定地浮动在-70dBm左右。他身旁的翻译组组长林教授突然叫起来:“李医师刚说的‘过山龙’,系统自动译成‘mountain-crossing dragon’了,得改成药材学名‘Rhizoma Paridis’。”

这个由三十人组成的技术团队已经熬了三个通宵。为了让苗医术语准确传达到二十三种语言里,他们给“风症”“气结”这些概念建立了双语对照数据库,还请了人类学家参与注释——比如“瘴气”在东南亚版本里要特别标注与当地“登革热”的关联性。

“陈女士,接下来教你做‘米字操’。”李医师的声音重新响起,他对着镜头转动头部,画出立体的米字轨迹,“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能松解开颈部的‘筋结’。”屏幕右侧弹出一个小窗口,播放着苗族姑娘跳芦笙舞的片段,“你看我们苗家人跳舞,头颈转动幅度特别大,就是为了预防这类毛病。”

陈佩雯跟着做了几组动作,颈椎发出轻微的咔咔声。窗外的纽约正下着小雨,布鲁克林大桥的灯光在雨雾里朦胧成一片光晕,而手机屏幕里,李医师身后的苗寨正阳光灿烂,穿百褶裙的妇人背着竹篓从诊室门口经过,篓子里的草药叶片上还挂着露珠。

最新小说: 猫仙事务所 冷帝的小宠妃 弹幕系统,小透明成长为最强女 贵族婚姻[安娜] 穿成洗白恶雌她姐,兽夫争着宠 致死迷恋 折金钗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我的御兽天赋全球第一 汴京鲜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