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队,”杜志远下达指令,“回安全屋分析。记住,不要在目标区域停留超过五分钟。”
第二章 蛛网迷踪
安全屋设在苏州河畔一栋改建的仓库里。陈默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墙上的大屏幕,卫星地图上,常德路17号被红色圆圈标记出来。林薇将监控录像片段导入分析系统,画面中,两名“保安”在午夜时分用钥匙打开侧门,抬出一个装着电子元件的木箱,塞进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帕萨特。
“车牌已比对,”林薇指着屏幕,“套牌,原车主三个月前报失。车辆最后出现在普陀区的废旧车场,但监控显示有人在三天前将其开走。”
陈默调出信号追踪图:“刚才在小巷检测到的信号源,初步判断是短距离加密传输,范围不超过五十米。也就是说,发射器很可能就在建筑内部,或者附近某个移动点。”他放大地图,“目标建筑周边有三家店铺:一家便利店,一家干洗店,还有一家……宠物殡葬服务。”
“宠物殡葬?”杜志远皱起眉头,“地址呢?”
“就在目标建筑正对面,二楼,”陈默将坐标标红,“注册信息显示经营者是一个叫‘李芳’的中年女性,但近半年的水电缴费记录显示,实际使用人可能另有其人。更奇怪的是,这家店晚上八点就关门,但监控拍到昨晚十一点有辆白色面包车停在门口,有人从店里搬出几个金属笼子,笼子里似乎有活物。”
林薇突然按下暂停键:“等等,看这个。”她调出一段凌晨三点的监控录像,画面中,一个穿着宠物殡葬店工作服的男人走出侧门,怀里抱着一个覆盖着黑布的笼子,走向停在街角的白色面包车。男人转身时,领口露出一截银色的项链,吊坠形状像是一只展翅的猫头鹰——“夜枭”组织的标志。
“看来我们找到切入点了,”杜志远站起身,“陈默,查这家宠物殡葬店的工商记录和水电明细,重点查近三个月的资金流向。林薇,想办法获取店内的平面图,看看有没有隐藏的通道或地下室。我去试试能不能接触到这个‘李芳’。”
第二天清晨,杜志远穿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蓝色马甲,提着文件夹敲响了宠物殡葬店的门。开门的是个脸色蜡黄的女人,眼窝深陷,警惕地打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