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谍影之秘密据点
第一章 惊蛰警报
沪市的霓虹如同融化的彩铅,在梅雨季的薄雾里晕开。晚高峰的延安路高架像一条凝固的金属巨蟒,杜志远将越野车汇入车流时,车载电台里正播放着关于“城市亮化工程升级”的新闻。副驾驶座上的陈默敲了敲平板电脑,屏幕上闪烁着一串加密坐标,背景是卫星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城市肌理。
“总部刚发来的,”陈默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在屏幕上划动,“三天前,国安局在浦东某基站截获一组异常高频信号,跳频模式与‘夜枭’组织惯用的加密协议吻合。信号源锁定在静安区半径两公里范围内。”
杜志远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夜枭”——这个在边境冲突中屡次现身的间谍组织,此刻将触角伸到了繁华都市的心脏。他瞥了一眼后视镜,后座的林薇正在调试微型监听设备,金属耳钉在路灯下闪过幽蓝的光,那是特制的通讯终端。
“市区不同于野外,”杜志远沉声道,“动静要小。老规矩,三人一组,我和陈默负责外围侦查,林薇找机会接入城市安防系统。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定位据点,获取情报,非必要不正面接触。”
车子在南京西路商圈停下。陈默换上一身笔挺的西装,公文包里装着改装过的信号探测器;林薇则化身为时尚杂志的实习记者,肩上的相机暗藏针孔摄像头;杜志远套上外卖骑手的荧光背心,保温箱里除了餐盒,还有拆弹工具和微型冲锋枪。三人如同三滴融入大海的水,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
夜色渐深,淮海路的老洋房里透出暖黄的灯光,与隔壁写字楼冰冷的玻璃幕墙形成诡异的对比。杜志远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弄堂里,鼻尖萦绕着油烟与潮湿泥土的混合气味。他在一栋挂着“XX文化传播公司”招牌的三层小楼前停下,探测器上的指示灯轻微闪烁了一下。
“注意,常德路17号,疑似目标建筑。”杜志远对着蓝牙耳机低语。
林薇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沙沙声:“已接入附近监控。该建筑正门有两名保安,着装看似普通,但腰间有硬挺轮廓,像是佩戴了制式武器。三楼东侧窗户长期紧闭,窗帘厚重,红外扫描显示内部温度略高于常温。”
陈默的声音紧随其后:“信号探测器在建筑西侧小巷检测到微弱的加密信号波动,频率与‘夜枭’吻合,但强度很不稳定,像是有屏蔽装置。”
杜志远盯着小楼紧闭的侧门,门牌号“17-1”被藤蔓遮掩了一半。他注意到门口的垃圾桶里有几个喝空的能量饮料罐,标签上印着俄文——这在普通居民区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