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贾少爷,东北下乡享福
四合院的日子,就这过着。老太太在于莉的照顾下,气色略有好转,但每隔两个月,总会病一场。因为共同照顾老太太的缘故,于莉和柱子似乎交集多了一些。
何雨柱隐隐约约感觉老太太似乎又要起心动念,好像又想要撮合自己和于莉,便直接减少了在老太太那边待的时间,晚饭送到,放下就走。话都干脆一句不说了。
连着三五天,老太太也知道撮合的事算是彻底恶了傻柱,便在傻柱送饭的时候主动讲和。
看着老太太消停了,这才在送饭时不那么脚底着火,偶尔还笑嘻嘻陪着老太太吃晚饭、聊天解闷。
老易在厂里的“军工件事故”算是黑不提白不提的过去了,但已经通知过的“谈话”和“考核”却迟迟没有下来,靴子一直没落地,老易的脸也越丢越大。但关于贾家灾难的新篇章,正在上演。
因为城里的工作机会总共就那么多,没活儿干的适龄青年便整日里在街面上“游荡”。这些人自号“顽主”,成日里寻衅滋事打架斗殴,一时间整个社会乌烟瘴气。
无奈的上级举起了下乡的令旗,院里这批接到通知的好几个,其中就有尊贵的贾家大少爷。
贾家俩寡妇急的昏天黑地,但又有什么用。上一世聚集万千宠爱的贾少爷都得下乡走一遭,这一世,贾家只是院里二三流的破落户,放到四九城更加屁也不是,就更加不可能躲的过去。
俩寡妇也盯上了易中海工位,希望传给棒梗。先不说顶风作案,通知完下乡才报工作引发街道整治的可行性。就光凭老易他自己,都够呛。那时候恰逢易中海自己风雨飘摇,全厂都知道老易他的工级要重新核定,他如果要转岗是万万不可能,从通知到下乡派走,也就个把礼拜,倒是避免易家、贾家提前撕破了脸皮。
俩寡妇在各种挣扎无果后,贾家也只得接受命运的安排。
天命气运之子棒梗的运势和前世一样,分配的地儿属实上佳。号称棒打狍子瓢舀鱼的东北鱼米之乡。
俩寡妇一合计,想着每个月大少爷自己在村里赚点工分,每月家里额外再补贴5块钱,三年下来至少需要180元,第一个月还需要买点生活物资。俩寡妇,装作砸锅卖铁费了牛劲的凑了两百块。棒梗的小日子应该能比较好过。
为了不让私房钱水位下落,尤其是为了搞到难得的全国粮票。秦淮茹停了几年的馒头换馒头业务又积极开展起来,并且从本车间积极拓展到外车间,成功兑来了不少全国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