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厌神论(2 / 2)

- 选择性仁慈:神明会为“虔诚的信徒”降下奇迹(如治愈疾病、赐予财富),却对同样受苦的“非信徒”视而不见。例如,某海神会拯救翻船的朝圣者,却放任满载难民的船只沉没,理由是“他们未曾向我祈祷”。这种仁慈本质是“对顺从者的奖励”,而非对“苦难本身的怜悯”。

- 仁慈的代价化:神明的“恩赐”永远附带枷锁。农夫求丰收,需承诺“世代供奉”;病人求治愈,需发誓“终身为神奴”。所谓“造福于人”,实则是将凡人的生存需求转化为“对神的依附关系”,让凡人在“感恩”中自愿放弃主体性。

- 对“苦难的合理化”:当凡人遭受天灾人祸时,神明从不承认“自身的失职”,而是将苦难解释为“考验”(如“熬过瘟疫,才能证明虔诚”)或“原罪的惩罚”(如“你们的祖先曾冒犯神明”)。这种逻辑让神明彻底摆脱责任,却让凡人在痛苦中自我归因,甚至感激神明“没有让苦难更重”。

3. 气度的虚伪性:“至高者的肚量,不如凡人的孩童”

神明标榜的“宽宏大量”,在厌神论者看来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们的“气度”只针对同等力量的存在(如其他神明),对凡人的“冒犯”(哪怕是无意的)却睚眦必报:

- 小题大做的神罚:凡人因“无意冒犯”(如打翻祭品、直呼神名、画出不完美的神像)而遭受灭顶之灾的案例,在各文明神话中比比皆是。某森林女神因一个樵夫误砍了“被她视为私有物的古树”,不仅让樵夫全家染上怪病,还让整个村庄的 crops 连年枯萎——神明称这是“维护神圣秩序”,而厌神论者嘲讽:“一个能移山填海的神,竟会和一个为了糊口的樵夫计较一棵树,这不是秩序,是病态的控制欲。”

- 双重标准的“宽容”:神明对同类的过错极度宽容(如战神纵容下属神明屠杀凡人取乐,仅罚其“面壁百年”),对凡人的“反抗”却零容忍(如凡人试图用科学解释自然现象,被斥为“亵渎”,遭烈火焚烧)。这种“宽于待神,严于待凡”的逻辑,暴露了神明的本质是“维护神性特权的利益集团”。

4. 救赎的悖论:“放下屠刀的特权,只给强者”

厌神论者最痛恨的,是神明宣扬的“救赎叙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知错能改,神必宽恕”,这套逻辑从未平等地适用于凡人与神明:

- 对强者的“无底线宽恕”:犯下滔天罪行的强大存在(如屠杀百万凡人的恶魔、背叛神明的堕天使),只要“向神忏悔”,就能获得宽恕甚至神位;而一个偷窃面包的凡人(因饥饿被迫为之),却可能被判处“永世地狱”。某典籍记载:一个曾毁灭三座城池的魔王,因在神明面前“下跪认错”,被封为“守护边境的神将”;而一个质疑“神罚为何牵连无辜”的学者,却被剥夺说话能力,终生流浪。

最新小说: 炎灵魔神王王 大汉,我张角带着系统又回来了! 我的徒弟全无敌 绝世狼王 从打猎开始成神! 武天 英雄联盟:开局霸凌,我直接反杀 神卡 漆之夜 签到系统,召唤武侠横推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