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医之界(1 / 2)

医之界:生命与意识的终极疗愈场

一、世界基底:为治愈而生的生态构造

医之界的存在本身,就是“治疗”的具象化——整个世界是一个由“生命能量”与“意识场”交织而成的活体系统,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服务于“生命的存续与完善”。

- 地理与环境:

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陆”或“海洋”,而是由无数个“疗愈生态球”构成(直径从10公里到1000公里不等),生态球之间通过“意识流运河”(流淌着淡金色的意识能量,能滋养途经的所有生命)连接。每个生态球的环境完全适配其内部生命的“最佳生存状态”:

- 为碳基生物打造的“共生球”:地表覆盖着会发光的苔藓(释放微量“修复因子”,能加速伤口愈合),空气中漂浮着纳米级的“免疫孢子”(可主动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河流是液态的“营养凝胶”(富含所有生物必需的元素,直接饮用即可满足代谢需求);

- 为能量体生命打造的“共鸣球”:没有实体地形,只有流动的彩色能量云(红色对应热能、蓝色对应电能),能量云会自动平衡内部的能量密度,避免能量体因过载或匮乏而“损伤”;

- 为意识体生命打造的“镜域球”:由半透明的“意识晶体”构成,晶体表面能映射出意识体的形态(如人类形态、几何形态、甚至抽象的情绪团),晶体的振动频率与意识体的“健康频率”同步,能被动修复轻微的意识损伤。

- 气候与灾害:

不存在“自然灾害”——所有气候现象都被“生态核心”(每个生态球中心的活体能量枢纽)精准调控:降雨是“液态营养剂”(pH值始终维持在7.35-7.45的弱碱性,与生物体液一致),风力严格控制在“能促进呼吸却不造成物理冲击”的3级以下,温度随生命需求动态调整(如冬眠生物所在区域会自动降温至5℃,而热带生物区域则稳定在25℃)。若有外来冲击(如陨石、异次元裂隙),生态核心会瞬间生成“生命护盾”(由高密度修复能量构成),将冲击转化为“滋养能量”,反哺周围生命。

二、社会结构:以“疗愈”为核心的无界共同体

医之界没有“国家”“阶级”或“货币”,整个社会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疗愈网络”,所有个体的存在意义都指向“让生命与意识保持最佳状态”。

最新小说: 炎灵魔神王王 大汉,我张角带着系统又回来了! 我的徒弟全无敌 绝世狼王 从打猎开始成神! 武天 英雄联盟:开局霸凌,我直接反杀 神卡 漆之夜 签到系统,召唤武侠横推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