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兵:休息时体力恢复速度提升2倍(原10分钟恢复20%→10分钟恢复40%),伤口凝血速度加快(浅表伤口愈合时间从2小时→1小时);
- 机械单位:临时维修效率提升50%(更换履带原需30分钟→20分钟),弹药装填速度加快20%(坦克主炮原10秒/发→8秒/发)。
2. 精神与协作增益(差异化生效)
- 士气与信念(针对有意识生命体):
- 基础效果:消除“恐惧”“犹豫”等负面情绪(士兵面对炮火时不会蜷缩规避,而是按指令推进),冲锋时移动速度+10%(原5km/h→5.5km/h);
- 高阶效果:产生“必胜幻象”——士兵视野中敌方单位会被标记为“残血”“虚弱”(即使敌方状态完好),友方伤亡时会自动解读为“战术牺牲”(减少崩溃概率)。
- 无设备信息传递(全员协作核心):
- 机制:使用者与友方单位间形成“战场意识网”(类似生物电波共享),信息传递延迟<0.1秒(远超无线电);
- 传递内容:
- 士兵:接收到“精准坐标指令”(如“10点钟方向300米,机枪手位置”),视野中自动浮现红色标记;
- 装甲单位:接收到“弹道预警”(如“左前方5公里,反坦克导弹来袭”),火控系统自动计算规避路线;
- 指挥层:接收到“敌方部署简图”(由使用者感知数据生成),包含敌方兵力密度、武器类型、薄弱点。
三、使用者核心能力一:未来战场预言(敌方行动推演)
使用者能获得“碎片化的未来战场片段”,核心是预判敌方的“进攻决策链”,而非全知全能,存在精度与时效限制。
1. 预言内容与精度:
- 敌方进攻方向:未来5-30分钟的主攻/助攻方向,精度随时间递减(5分钟内偏差≤1公里,30分钟内偏差≤5公里),以“淡金色箭头”形式显现在使用者视野中;
- 敌方重要目标:敌方计划摧毁的友方核心单位(如指挥车、弹药库、桥梁),以“闪烁的红色方框”标记,附带预计攻击时间(误差±2分钟);
- 敌方重要人员/单位:敌方指挥官位置(团级以上)、精锐部队(如特种小队、王牌坦克)的实时轨迹,以“黄色高亮”显示,定位偏差≤50米(但会随敌方伪装/移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