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的永恒:留在血脉的治愈
苏玉瑾的药炉突然溢出七彩的烟,融入归墟境的水源。饮过泉水的生灵,伤口愈合时会闻到淡淡的药香;新生的幼崽身上,带着和生兽花蜜与止血草混合的气息;甚至连域外传来的疫病,刚靠近归墟境就会被空气中的药香化解——那是苏玉瑾的药气,已化作归墟境的"自愈力"。
"最好的长生,是你的药香成了土地的气息。"姜暖看着药农们按苏玉瑾的方法培育新草,不用刻意模仿,却自然带着"取之有度"的智慧,"他们不必记得你,却在按你的心意生活。"
药庐的"共生丹"如今由各族生灵合力炼制:灵猴采高处的药草,灵鹿衔低处的根茎,人族负责控火,连水族都送来能净化丹气的灵泉。丹药的药效比苏玉瑾亲手炼制的更温和,因为融入了万族的善意。"药香里多了他们的气息,"苏玉瑾笑着说,"就像我的药道有了孩子,孩子又生了新的孩子,代代相传,自然不会消失。"
萧战的和生兽们能感知到谁需要安慰,它们的绒毛会分泌出类似"忘忧草"的气息——这是苏玉瑾当年教它们的"情绪疗愈法",如今已成了种族本能。有只小和生兽遇到哭泣的孩童,会主动用绒毛蹭他的脸颊,动作和苏玉瑾当年安抚受伤的凶兽一模一样。
沈墨书的《共生大典》"疗愈篇"里,新增了各族的"土方法":用灵鸟的羽毛沾晨露治眼疾(学苏玉瑾用花蜜洗伤口),用活木的汁液缓解焦躁(仿苏玉瑾的"静心丹"),甚至有孩童发明的"讲故事疗愈法"(源自苏玉瑾给小兽讲共生故事)。"药道的永恒,是它教会大家'如何关心彼此'。"沈墨书在书页旁画了朵药花,"药草会枯,但'心疼'的心意不会。"
楚临风的战气如今能与药香共鸣,年轻守卫帮人挡灾后,战气里会自动带上治愈的暖意,就像当年苏玉瑾总在他巡境后,递上一碗安神汤。"他的药香渗进了我的战气里。"楚临风看着自己的战气在幼兽伤口上开出药花,"这才是真的'形影不离',不用刻意记,却刻在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