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据说他们还建起了钢铁作坊,一年能产好多铁块。
对于东夷人来说,粮食,布匹,茶叶,铁器,这些都是他们最需要的物资。
而辽东这边,就有其中的两项。
在东夷人的王帐里,几个头领已经为这事吵翻了天。
“今年我们要是再抢不到东西,这冬天就活不下去了。”
“就是,大汗,您下命令吧。您说咱们打哪,咱们就打哪!”
粘木耳大汗也是头疼不已。他知道这些人说得没错,这几年草原上的男儿损失惨重,牛羊在寒冬里大批死去。很多穷苦人家,连铁锅都没有。
可是那位辽王,难道就是好惹么?粘木耳大汗心里暗道。
他可不是手底下这批只管打打杀杀,别的事情一概不管的莽夫。
这位辽王手下的人不算多,顶多只有一个部落那么多人罢了。可是他最让人害怕的,不是他的势力,而是他本身的势力。
就算强如西戎那样的大国,都差点被他一人击穿。
而自己的邻居北狄人,也因此不敢太过南去,就怕引来这个杀神。
自己这一边前几年不也打进关里去,一直杀到大河边上。最后是怎么失败的?不是惹到他,被他带着人打回来的么?
如今一想到要跟他正面作战,粘木耳大汗心里就发虚。
一旁的左车王看他脸色沉闷,便低声劝道:“大汗,其实真正说起来,现在是我们最佳的进攻时间。等几年他们的城建好了,军队也训练好了,那时我们就更难了。”
给他这么一说,粘木耳大汗立时被说服了。“你说得很有道理。这样,你领达来部,柯钦部,乌兰部去攻打辽东,将其一举歼灭。”
东夷这边,大的部族一共有七族。如今用三部兵力,已经是东夷的一半兵力,总数要过十万。
这么多的兵力,足以将才盘踞辽东不久的辽王一系连根拔起。
粘木耳大汗这么做,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不过他也有倚仗,就是他们总在大草原上迁徙,那位辽王就算想来报复,也未必能找得到他。
于是一众人终于达成共识,接下来就是讨论作战的细节。
到了六月之后,辽东的麦子熟了。青黄的麦子在暖风里,吹起一波一波的麦浪。
到了这个时候,这边的人也很担心东夷人回来抢粮食。于是几乎是所有能动的人都全部下地抢收粮食,争分夺秒地干着。
而此时,沿着燕山和平原一带监视着的斥候,也开始发现有东夷人行动的痕迹。
到了六月十九这一日,大批的东夷人已经冲出燕山的缺口,出现在绿草如茵的的辽东大平原上。
“不好,东夷人的大军来了,快去禀报王爷。”斥候小队立即分开南下,力求要把消息传到六百里外的辽阳去。
一片旷野,六百里也不过就是骑兵的四五日路程。
他们唯恐自己跑慢一点,那边来不及做准备。于是平常爱若亲子的马匹,现在被皮鞭抽到飞起。
快,快啊!再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