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冲入认知奇点光柱的瞬间,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彻底瓦解。
驾驶舱不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化作了“宇宙认知的十字路口”:向前望去,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第一缕光如何撕裂混沌;向后回望,能瞥见万亿年后某个星系的最后一颗恒星熄灭时的余晖;向左转身,是无数文明在认知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像烟花般在虚空中绽放又消散;向右移步,则闯入一片“可能性的迷雾”,雾中漂浮着所有未被实现的宇宙蓝图——有的蓝图里,引力是排斥力,星球在相互远离中形成有序的螺旋;有的蓝图里,生命不需要能量就能存在,靠纯粹的思考便能繁衍。
“这里是‘所有认知的源头’。”清弦的竖琴此刻悬浮在十字路口中央,琴身完全透明,只有琴弦在独立振动,每根琴弦都对应着一种宇宙基本法则的“认知版本”:同一根琴弦上,光族感知的引力是“温暖的拥抱”,影族理解的引力是“冷静的束缚”,人类则将其诠释为“相互依存的纽带”,这些截然不同的认知在琴弦上流动,却共同奏响了稳定的“存在旋律”。
林夜的认知水晶突然投射出立体的“认知树”。树干是宇宙诞生时的本源法则,树枝则是无数文明对法则的理解分支:有的树枝粗壮笔直,代表着被多数文明认可的认知;有的树枝纤细扭曲,是少数文明独有的理解;还有些树枝从主干断裂后又重新生长,象征着被推翻后重建的认知体系。最令人震撼的是树根处,无数条细小的“疑问根须”正不断扎向更深的未知,每扎入一寸,树干便会生长出全新的枝条。
“认知奇点不是终点,是‘认知的根系网络’。”林夜触摸着一条刚生长出的枝条,枝条上立刻绽放出星渊议会的记忆花瓣——那是议会崩溃前的最后一次辩论,一位老者曾提出:“如果我们承认所有认知都只是视角,而非真相,是否就能避免法则战争?”当时这个疑问被视为异端,此刻却在认知树的顶端结出了果实,果实里包裹着共生议会的成立宣言。
叶辰的双刃剑此刻与十字路口的虚空产生共鸣。剑身上的所有印记开始旋转,最终融合成一道银色的“认知光环”,光环中浮现出那个最本质的问题:“如果所有认知都是主观的,我们如何确定彼此看到的是同一个宇宙?”随着问题浮现,光环突然分裂成无数道光线,射向四面八方的认知迷雾,每道光线都击中一个“认知镜像”——
有的镜像里,人类宇航员与硅基工程师指着同一片星空,宇航员说“那是银河”,工程师说“那是数据流的集合”,但他们同时伸出手,触摸到的是同一片星光的温度;有的镜像里,影族孩子与光族孩子在玩“光影游戏”,影族孩子用阴影画出兔子,光族孩子用阳光画出狐狸,两个孩子却同时笑着说“这是朋友”;最深刻的一个镜像里,两个完全无法交流的文明,通过共同仰望超新星爆发,在彼此的瞳孔里看到了相同的震撼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