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章:宋使南行(至元四十二年冬?回程驿路)
萧虎在多瑙河大营的书房里翻检礼单,案上摊着三张羊皮纸:一张列着西域良马的血统(皆是大宛种,曾随拔都征战波兰),一张记着白虎皮的来历(至元三十年贝加尔湖围猎所得,全营仅两张),还有一张画着《西征舆图》的草图,标注着用朱砂圈出的产粮区。“文天祥是南朝大儒,懂这些物件的分量。” 他对周显道,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多瑙河渡口,“把这个渡口标得再清楚些 —— 让他知道,我军粮道有多稳。”
周显取来良马的马蹄铁细看:“这些马都钉了汉式蹄铁(比蒙古式宽半寸,耐磨),文侍郎见了必知我军不拒汉法。” 萧虎忽然笑了:“再在白虎皮里藏一卷《孙子兵法》,用蒙古文批注的。” 周显一愣,随即会意:“既显文治,又露武备,将军高明。” 三日后礼物装车时,萧虎特意命人将良马的鬃毛梳成汉式发髻状,皮裘的衬里绣上暗纹 —— 那是南宋官窑瓷器的缠枝莲,需凑近细看才能发现。
辞行那日,多瑙河大营飘起小雪。萧虎在帐外授礼,十匹良马并排而立,鼻息凝成白汽,马鞍上的鎏金饰件映着雪光。“此虎皮质韧毛厚,贝加尔湖所产,可抵南地湿寒。” 萧虎提起皮裘的一角,露出里衬的缠枝莲,“文侍郎看这花纹,像不像临安官窑的样式?”
文天祥目光微闪 —— 他认出那是南宋理宗年间的 “枢府瓷” 纹样,必是蒙古兵从江南掠来的。“将军费心了。” 他接过皮裘却不展开,转而抚上良马的脖颈,“此马神骏,不知日行几何?” 萧虎答:“百里不疲,若遇急事,换马不换人,可抵临安。” 这话里的威慑再明显不过,文天祥却笑道:“南朝多水泽,恐委屈了宝马。”
递过舆图时,萧虎的指尖与文天祥相触:“图上标了十三处驿路粮仓,若通好,这些粮可入南宋;若开战,这些粮也能随军南下。” 文天祥展开图,见产粮区的标注比军用地图还细致,知是萧虎故意示强,徐徐卷起:“我会将将军的‘诚意’带回临安。” 帐外北风卷着雪粒打在幡旗上,发出猎猎声响,像在为这场不动声色的交锋伴奏。
临行前夜,周显悄悄造访文天祥的驿馆,怀中揣着一册蓝布封皮的书。“这是《农桑辑要》的新校本,萧帅命人增订了‘寒地农耕法’。” 他压低声音,将书塞进文天祥行囊,“南地若遇荒年,此法或能救数万人。” 文天祥翻开首页,见周显用朱笔圈出 “稻麦轮作” 条目,旁注 “江南水田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