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672章 盛世新貌,光明之忧

第672章 盛世新貌,光明之忧(2 / 2)

可如今,一切都变了。自元圣大人推广“神粮”以来,土豆、红薯、玉米这三样作物,以其惊人的产量和适应力,彻底改变了乡民的命运。土豆不挑地、不怕旱,种下去几乎不用怎么管,一亩地产量胜过过去十亩良田的麦子。红薯甜糯耐储,玉米更是既能做粮又能喂牲口。

如今,他家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赎回了祖上的田地,还在去年盖起了这座连城里员外都羡慕的青砖小楼。粮仓里堆满了吃不完的土豆和红薯干,地窖里还藏着几坛用多余玉米酿成的醇香美酒。

仓廪足,心自安。吃饱了肚子,张三锄的愿望早已不再是多打几石粮食,而是盼着孙子多识几个字,学一身本事,将来能走出这村庄,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他听说,城里的格物学院如今广招学子,教的不再只是四书五经,还有“格物致知”的新学问,能让人懂得如何让庄稼长得更好,如何造出更结实的农具,甚至如何让灯火更亮、车马更快。他憧憬着,自己的孙子或许能成为那样的“新式士人”,为家族、为村子争光。

这样的变化,不止发生在张三锄一家。放眼青阳县,乃至整个南阳府,千千万万的村庄都在经历同样的蜕变。

田间地头,笑声取代了叹息;村口学堂,书声琅琅,取代了昔日的死寂。

仓廪足而知礼节,民心安而思进取,这片土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京城,东四大街。

作为帝国的都城,京城的繁荣更胜乡村百倍。粮食价格的空前低廉与稳定,让百姓第一次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

他们有了闲钱,也有了闲暇,消费的热潮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新兴行当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点缀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崭新面貌。

食肆酒楼中,“神粮”菜肴风靡一时。一道“拔丝红薯”,甜香四溢,丝缕金黄;一道“酸辣土豆丝”,爽脆开胃,令人垂涎;一道“黄金玉米烙”,香酥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这“新三样”几乎成了每家酒楼的招牌菜,引得食客络绎不绝。茶馆戏楼的数量在短短两年翻了三倍,里面的说书先生不再只讲金戈铁马的旧朝传奇,而是争相诉说张石头总督的“新大陆奇遇记”或丫丫神医的“杏林传奇”,引得听众如痴如醉。

更有一种名为“公共澡堂”的新店铺悄然兴起,百姓只需花十个铜板,便能泡上一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疲惫,舒畅身心。

京城的街道上,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

从南洋运来的香料、从西域贩来的毛毯、从北境收购的皮革,堆满了店铺的货架。得益于粮食丰收,商路的畅通与商业的繁荣让京城的物价前所未有地稳定,百姓的购买力大幅提升。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