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们过去总是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却忽略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由“人”去掌握、去执行、去推广。
而“人才”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才是限制帝国这台巨大机器高速运转的最根本的瓶颈!
“那……爹,您的意思是?”张小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虚心求教。
张大山走到书架旁从中抽出了一份他早已准备好的、装订成册的厚厚计划书。
计划书的封面上写着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大宁国民教育总纲》。
他将这份计划书递给了两个儿子。
“钱没了可以再赚,政策出了问题可以再改,唯有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刻不容缓!”
“京城的格物总院固然是我等的根本,但它不应该是一座孤芳自赏的象牙塔,它应该像一颗种子将它的根系扎入我大宁的每一寸土地!”
“我的想法是以京城格物总院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分院!”
“分院?!”兄弟二人齐声惊呼。这个想法太大胆也太疯狂了!
张大山点了点头眼中燃烧着一种名为“梦想”的火焰。
“没错!就是分院!”
“第一步我们先在江南的苏州、湖广的江陵府以及川蜀的蜀州府这三座南方重镇,建立三所规模庞大的‘格物分院’!”
“这三所分院将完全复制京城总院的模式,设立算学、物理、化学、营造、机械五大系,由总院统一编写教材统一制定考核标准!”
“我们要让格物之学不再是京城独有的屠龙之技,而是让南方的学子也能在家门口接触到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知识!”
“第二步有了人才我们还要有产业。我计划将一些技术含量相对不那么高但需求量巨大的产业,比如水泥厂、农具厂、纺织机械厂,逐步地向这三座南方重镇迁移。
让分院培养出的人才可以直接在本地找到用武之地,形成一个‘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发展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师资。”
“分院的先生从何而来?就从我们京城总院这两年已经毕业,并且在各个项目中得到了充分锻炼的优秀学子中进行选拔!”
“我们要成立一个‘师范系’专门培养老师!将他们像一颗颗火种播撒出去,让他们去点燃整个天下的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