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索引,我在B区第七排最底层找到了几本砖头一样厚、封面破损严重的旧书。
抽出来时,扬起一大片灰尘。
《桐市旧闻拾遗》、《民间异事录》、《东区拆迁诡事》……
我盘腿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借着窗外投进来的微弱光线,翻开了其中最破旧的一本。
纸张脆弱发黄,字是竖排繁体,读起来很吃力。
里面记载的尽是些荒诞不经的乡野传说:狐仙报恩、水鬼找替身、僵尸拜月……
我耐着性子一页页翻看着,一直到眼睛发酸,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门”或者类似现象的记载,更没有穿紫色寿衣或无面女孩的线索。
失望和焦躁一点点啃噬着我。
难道我所遭遇的,是连这些“偏门”书籍都未曾记录过的恐怖?
就在我准备放弃,合上那本《民间异事录》时,一张夹在书页中间的、泛黄的旧照片滑落出来。
照片上没有标注时间,画面是一个老旧的街口,背景是一些低矮的瓦房,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的样子。
街口站着几个人,身影模糊。
我的目光瞬间被照片角落的一个身影吸引住了——
一个矮小的身影,穿着深色的、样式古老的盘扣衣服,低着头,站在一扇门的阴影里。
虽然像素很粗糙,看不清楚她的脸,但是那身高、那体态、那低头的姿势……像极了那个穿紫色寿衣的无面女孩!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已经存在了这么久?照片里的场景,似乎是老城区那边,只是现在已经拆迁了。
我颤抖着翻过照片,背面用褪色的蓝黑墨水写着一行小字:
“丙寅年七月初七,摄于柳枝巷口。是日,童女小昀殇,巷尾纸扎铺紫衣。”
柳枝巷!童女小昀殇?!林小昀?!
纸扎铺紫衣?!是无面女孩穿的那件寿衣?难道她不是游魂,而是纸扎人?!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我的大脑,让我一阵眩晕。
丙寅年……那应该是1986年?
林小昀说过她是1997年死的,时间对不上。
还是说,这个“小昀”不是她?但同名同地,未免太过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