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的治疗日记》第十一章:秋之觉醒(2024.9.23 秋分)
秋分的风裹着桂花香,把气脉小屋的门帘吹得哗啦作响。林小满捏着刚打印的“CD4检测报告”,指尖在“502 cells/μL”的数字上摩挲——半年前确诊时,这个数字是280,而现在,它终于越过了500的“安全线”,像艘冲破迷雾的船,稳稳停靠在温暖的港湾。
“该写点什么了。”陈姐递来本新的《气脉日记》,封面是她手绘的“脐间小太阳”,周围环绕着蒲公英和银针图案,“上周小组投票,说你的治疗经历特别‘有温度’,要不要试着在匿名论坛分享?说不定能帮到刚确诊的人。”
笔尖悬在纸页上,她忽然想起确诊后第一个躲在出租屋的夜晚,想起第一次在诊室哭到发抖的自己,想起气脉小组第一次分享时,她掀起毛衣露出疤痕的瞬间。桂花香混着诊室里的艾草味,让她忽然想起老中医说的“秋分时气脉易燥,宜用温和的笔触写心”——那就从“温度”开始吧,从那个让她重生的“脐间小太阳”开始。
2024.9.23 秋分 晴 体温36.8℃
“今天CD4涨到502了,周医生说我的气脉‘终于追上了秋天的节奏’。想起半年前,我总觉得身体里住着个冰冷的怪物,直到遇见那根会发热的银针——原来治疗不是打仗,是给身体生个火塘,让阳气慢慢回来。
第一次扎足三里,针尖触到皮肤时,我以为会疼,结果只是暖暖的,像被妈妈的手轻轻敲了敲。后来学会贴神阙穴接口,振动的频率和心跳很像,半夜惊醒时摸着那个小银点,会觉得自己不是孤单的,身体里有无数个小太阳在跟着心跳发光。
最神奇的是疤痕。曾经我用刀片划伤它,觉得那是‘脏污’的标记,现在它淡成了浅粉色的花瓣,每天被薄荷绿的针贴护着,像朵被小心照料的花。昨天给新加入小组的妹妹讲‘疤痕抚触法’,她摸着自己的手术疤痕哭了,说‘原来伤口也可以被温柔对待’——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气脉小组的温暖,从来不是治愈疾病,而是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和解。
今天秋分,陈姐教我们做‘脐周温补脐饼’——生姜、肉桂、艾绒磨成粉,用蜂蜜调成小饼贴神阙穴。药香混着蜂蜜的甜,贴在肚脐上暖烘烘的,像把秋天的阳光揉进了皮肤里。阿浩说我的指尖现在‘自带体温’,给别人贴针贴时,对方会说‘你的手比暖宝宝还舒服’——其实我知道,是心里的温暖满溢了,才会顺着指尖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