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 第2章 王师东渡·中线(桂王篇)

第2章 王师东渡·中线(桂王篇)(1 / 2)

与唐王朱聿键那充满了侵略性的雷霆之势不同,桂王朱常瀛的“东征第二军团”,其出征,更像是一场秩序井然的、武装到牙齿的“迁徙”。

山东登州港。

三万五千人的大军,在经历了最后的检阅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登船。桂王的舰队,不仅有庞大的战船与运兵船,更有数量惊人的、专门用来运输粮草、耕牛、铁犁、乃至书籍与印刷机的后勤补给船。

在旗舰的船舱之内,朱常瀛并未身着甲胄,而是穿着一身儒雅的王袍,与他麾下的几位“博士”,围着一张巨大的海图,进行着最后的讨论。

“殿下,”一位出身大儒林文正门下的“博士”,沉声道,“根据情报,我军的登陆点,朝鲜黄海道海州湾一带,守备松懈。但海州城,毕竟是黄海道首府,城高墙深,不可小觑。我军,当以攻心为上。”

朱常瀛缓缓点头:“先生之言,深合我心。战争,非一日之功。征服,更非一战之能。要打,更要治!”

他早已为这场战争,定下了基调——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稳固的统治。他要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城池,更是城池里的人心。

桂王军团的登陆,同样顺利。当那庞大的舰队,出现在海州湾时,当地的朝鲜水师,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便选择了投降。

但与唐王军团不同的是,当桂王的大军,兵临海州城下时,他们并未立刻展开攻击。海州城的守将,在巨大的恐惧之下,选择了紧闭城门,试图依托城墙,负隅顽抗。

于是,桂王麾下那支以帝国军团为模板的大军,便向朝鲜人,展示了一场教科书般的、充满了纪律与压迫感的“围城”。

数万大军,在城外,安营扎寨,井然有序。工兵营,甚至开始挖掘壕沟,建造营垒,一副准备与海州城,在此地耗上三个月的架势。

紧接着,数百名士兵,将数台巨大的活字印刷机,搬到了阵前。桂王麾下的文书官吏们,开始日夜不休地,印刷着数以万计的、由桂王亲笔撰写的《告海州军民书》。

这些用汉、朝两种文字写就的告示,被绑在箭矢之上,日夜不停地,射入海州城中。城内的军心与民心,在这场不见血的“舆论战”中,开始迅速瓦解。

围城第三日,在确认城中人心已乱之后,桂王,才终于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咚!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第一次,在海州城外响起。

数千名帝国军团步兵,组成了十数个巨大的方阵,他们并未立刻冲锋,而是以一种令人窒息的、恒定的速度,向前推进。在他们的方阵前方,是数百名士兵,推着数十座高达数丈、包裹着湿牛皮的巨型攻城塔,以及数台由粗壮原木打造的、需要上百人才能驱动的巨型攻城槌。

“放箭!放箭!打退他们!”

城墙之上,朝鲜守将声嘶力竭地吼叫着。稀疏的箭雨和火铳弹丸,从城头倾泻而下。

“举盾!”

最新小说: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巨宋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周第一婿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