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方梅通过多方走访,找到了当时在场的几名外卖骑手和物业人员。他们都证实,H 公司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当众质疑夏某拿走订单,导致很多人对夏某产生了误解。
证据收集齐全后,渠成顺决定再次组织调解。这次,他将 H 公司负责人和夏某约到了中心。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
“你们凭什么这么对我?我的名誉都被你们毁了!” 夏某激动地说。H 公司负责人却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我们也是受害者,订单丢了我们也有损失。”
渠成顺拿出收集的证据,一一展示:“这是聊天记录,你们多次骚扰夏某索要照片;这是现场证人的证词,证明你们在公共场合污蔑他。根据法律规定,你们的行为已经侵害了夏某的名誉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周万发补充道:“如果这件事走诉讼程序,法院也会支持夏某的诉求。到时候,对你们公司的声誉也会有影响。不如现在好好协商解决,对双方都好。”
在铁证和法律条文面前,H 公司负责人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经过漫长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H 公司以书面形式向夏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事情解决后,夏某激动得眼眶泛红:“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渠成顺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随时来找我们。”
这次事件也让中心的成员们意识到,关于名誉权等法律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决定以夏某的案例为切入点,开展一次针对服务行业的普法活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方梅将夏某的案例写成报道发表在晨报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张彩娇精心制作了普法手册,详细解读名誉权相关法律知识;渠成顺带领团队走进外卖站点、商场等场所,举办法律讲座。
“大家知道吗?随意污蔑他人,可能会侵犯对方的名誉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渠成顺在讲座上,结合夏某的案例,生动地讲解着法律知识。台下的听众们认真听讲,不时点头记录。
通过一系列的普法活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维护自身和他人名誉权的重要性。青山县兴华普法法律服务中心的成员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让法治的光芒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他们也在不断前行,迎接新的挑战,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法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