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轩突然指着石塔第三层的窗口,那里有个模糊的人影正在翻书,手中的竹简一半是道家的 “导引图”,一半是阿拉伯的 “放血术” 图谱。“那人的手势,是在结‘太极针’的起手式!” 少年想起灵枢教他的针法,“您说过这针法要‘以道御针,以墨定穴’,原来不是虚言 —— 您看他按的‘百会穴’,正好对应阿拉伯医典里的‘灵魂之窗’。”
灵枢将青铜针插进桌案的 “足三里” 木人穴位,针尾的 “梵汉相济” 四字突然亮起,照亮案下的暗格。暗格里的《针经》上,有行小字:“针有三针,道一针通神,墨一针通形,梵一针通意,合三为一,方通四海”。“当年孙思邈注解《千金要方》时,特意邀请波斯医者共同修订,说‘用药如通使,君臣佐使如邦交’。” 他翻开暗格底层的羊皮卷,上面画着道家的 “内丹图” 与阿拉伯的 “体液说”,竟是同一幅图的正反两面。
深夜的船舱突然晃动,桌案上的星盘指针疯狂转动,最后指向药柜的 “乳香” 抽屉。明轩拉开抽屉,里面的乳香正在发光,树脂的纹路组成 “道墨梵” 三个字。“乳香的药性,中医说‘活血行气’,阿拉伯医说‘通窍开郁’。” 灵枢拿起乳香,树脂突然裂开,露出里面的青铜符,“这是三派传人的‘同心符’,遇危难时,道家捏诀,墨家念咒,梵僧诵经,符会自动合体。”
墨羽突然发现,石塔的灯光在海面上组成阵图,与船舱的地基轮廓完全吻合。“这是‘四海归一阵’,道家布阳阵,墨家布阴阵,梵僧布意阵,缺一不可。” 少年的青铜药杵在地上划出阵纹,“您看阵眼的位置,正好对着药炉,炉里的药渣正在组成‘守心’二字 —— 原来我们一直住在三派传人的阵法里。”
此时,石塔的大门突然打开,里面飞出无数竹简,在空中组成 “医道无界” 四个大字。明轩认出其中一卷是《墨子?兼爱》,却在结尾处发现了阿拉伯的 “万物同源”;另一卷《道德经》的空白处,有人用墨家的 “矩” 形符号画满了印度的 “脉轮” 图。
灵枢望着空中的竹简,突然明白师父临终前说的 “道墨梵互转” 是什么意思:道家的 “无为” 不是不作为,是如墨家 “非攻” 般的守,如梵僧 “涅盘” 般的静;墨家的 “兼爱” 不是滥爱,是如道家 “博爱” 般的慈,如梵僧 “慈悲” 般的仁。他将青铜针抛向空中,针身在空中旋转,画出道家的圆、墨家的方与梵文的 “卍”,最终合成个完美的 “中”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