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恪心中了然,立刻撩袍跪地,声音沉稳而恭敬:“臣陈恪,代犬子忱儿,叩谢陛下隆恩!陛下天恩浩荡,臣父子万死难报!”
“嗯。”嘉靖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却并未移开,反而带着一丝玩味,“陈卿,不忙起来。”
陈恪正欲依礼起身的动作猛地一顿!他身形微僵,保持着半起的姿势,疑惑地抬头看向嘉靖,随即意识到失仪,立刻重新俯首跪好,动作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仓促。
他以为嘉靖说的是“平身”,没想到竟是“不忙起来”?!
这小小的尴尬,却意外地冲淡了方才因赏赐而带来的凝重与震撼,精舍内气氛微妙地缓和了几分。
嘉靖看着陈恪那略显窘迫的样子,眼中笑意更深,仿佛很享受这小插曲。
他踱步到陈恪面前,居高临下,声音带着考校的意味:“陈卿乃我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才思敏捷,冠绝一时。朕常思,陈卿之才,恐不止于此。昔年宋朝有一绝对,上联曰‘三光日月星’。时人皆以为无人可对,你可知其中关窍?”
陈恪跪在地上,心中波澜不惊。
这等文坛典故,他早已烂熟于胸。
他微微抬头,声音清晰平稳:“回陛下。此联之所以称‘绝对’,盖因上联首字为‘三’,下联首字便不能再以三数相对。而‘三光’之下,仅有‘日、月、星’三字。若下联以其余数字开头,其后所缀事物之数,非多于三,即少于三,难以工整相对。此乃其难处所在。”
嘉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那后来呢?何人破解?”
陈恪从容答道:“回陛下,乃苏东坡苏大学士。他对曰:‘四诗风雅颂’。
此对之妙,在于‘四诗’之下,仅列‘风、雅、颂’三目。
盖因《诗经》中‘雅’之一部,实分‘大雅’、‘小雅’,合称‘雅’。
故虽言‘四诗’,实列三目,恰与‘三光日月星’相映成趣,天衣无缝。”
“好!陈卿果然博闻强识,剖析精当!”嘉靖抚掌轻赞,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然则,苏东坡尚有一对,亦甚精妙。他对曰:‘四德亨利元’。此乃避宋仁宗皇帝赵祯之讳,故略去‘贞’字。贞者,正也,吉也,乃四德之核心,至为紧要。”
嘉靖的声音在精舍内回荡,他缓缓踱步,目光扫过肃立的群臣,最终落在徐阶身上,意味深长地说道:“朕观今日之内阁,诸卿皆为干才,然则……似乎就少了这么一个‘贞’字啊。徐卿身为次辅,严嵩告病,卿总理阁务,以为如何?”
徐阶心头猛地一沉!嘉靖这哪里是在讨论对联?
分明是借古喻今,以“四德缺贞”暗指内阁需要补充一个像“贞”字般核心、吉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