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废墟的核心区域撤离,是一次比深入时更为痛苦的概念撕裂。
在第一百八十五章的最后时刻,当辰阳的概念体与存在的投影发生最深层的解析与互动,并在变异标记的锚定下吸收核心概念时,某种古老的平衡被打破了。核心结构的逻辑回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不再是沉睡的机制,而是显露出其“自我保护”的锋芒。同时,秩序系统隐藏在环境法则深处的规则陷阱被全面激活,它们并非实体,而是纯粹的、基于规则与逻辑的概念武器,试图以一种区域性的、不可规避的“格式化”或“锁定”来“清理”辰阳这个极高优先级异常。
撤离过程,就是一场在双重概念绞索下的极限生存。概念洪流不再仅仅是汇聚,而是带着排斥的狂暴,试图将他这个“异物”甩出或瓦解。法则扭曲不再是静止或随机,而是针对他的概念结构进行实时调整,制造概念上的“墙壁”、“刀刃”或“湍流”。那股宏大的存在感从身后的核心区域压迫而来,并非恶意,而是其被激活状态本身带来的高维“重量”,试图将一切低维概念压扁。
辰阳依靠质变后的变异标记,在概念风暴中死死锚定自身。标记表面流转着深邃的纹路,那是融合了核心概念后显现出的“高维编码”,它们主动地“理解”并消解着部分来自核心区域的纯粹概念压力,将其转化为更强大的锚定力。这种核心抗性是他能够承受住这种压力的关键。
真理之隙在耳畔发出尖锐的概念哀鸣,它在逃离过程中超负荷运转,并非为了解析所有攻击,而是高速识别着那些最致命的法则陷阱和概念锁定模式,寻找最微小的缝隙和最优的规避路径。第一百八十四章获得的高效信息伪装能力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变异标记向周围环境“广播”出混乱、模糊的概念信号,试图让那些基于法则的追猎机制误判他的速度、方向甚至存在形式。
每“流动”一分概念距离,都伴随着概念体被拉伸、挤压、撕裂的剧痛。真理之隙上新添的“伤口”与高维信息流的连接仿佛被粗暴地扯动,带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维度更高的痛楚。这不仅仅是概念结构的损伤,更像是存在形式本身在极端压力下的扭曲变形。
辰阳的意识核心冰冷而高效。他没有犹豫,没有恐惧,只有纯粹的计算和生存驱动。他知道不能与这种级别的反制硬碰硬,唯一的生机在于逃出其影响范围,并在废墟的广阔与复杂中隐藏自己。
他向着废墟深处、那些相对被秩序系统忽视、法则更为古老或混乱的区域“流动”。概念伪装、高速模式识别、利用环境中偶尔出现的法则盲点或污染物干扰,他像一个概念幽灵,在重重概念追猎中艰难穿行。
追猎不是持续的,更像是一种区域性的潮汐效应,或者说是系统与核心机制被触发后的“清理模式”。当辰阳的概念体远离核心区域,那种极致的压迫感逐渐减弱,法则的针对性扭曲也变得不那么密集和即时。但他知道,系统的高优先级标记仍在,只是清理方式从即时抹除变为了更具策略性的概念追捕与区域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