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惨败后,明军开始重视斩首记功模式,把这种激励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正德三年,武宗朱厚照取消冲锋、破敌、鏖战等表现型军功,完全改用人头作为考核标准。当时无大的外患,绝大部分军事行动规模较小,该量化考核制度并无不妥。
到万历年边患升级战事扩大,神宗下令恢复传统军功表彰。考虑到斩首记功已根深蒂固所以未予以取消,只作为小型战斗的考核标准。比如之前近卫军燕三班在哈斯罕辽长城遗址的小规模遭遇战,事后就以首级论功行赏。
对于大型战斗或战役,则在战斗结束后象征性收取敌首级作为辅助性战功佐证。战斗过程中则严厉禁止割取首级。大家都忙着收割首级,还不乱了套,这不自乱阵脚嘛,大战中,你若战时收罗首级必遭军法从事。回去之后等待你的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用白惨惨的刀片子告诫你下不为例。
比如本次八里桥之战,老兵油子戚铁树就默认鞑子人头换不来钱。
总之,敌首级究竟能不能换来银子,要分情况看命令。
现在知道了遍地的人头就是白花花的银子,明白人劝赵将军这趟活得干麻利些,就怕有人过来黑吃黑。
谁来抢?没人敢来抢!兵部只通知了湖广军一家来打扫战场。湖广兵在怀来样边击溃阿多多三兄弟营救下近卫军残部,接着赶去京城勤王,十分功劳百般辛苦。功劳加苦劳,兵部这是在补行叙功论赏。
“剥,都给我剥下来。棉甲、锁子甲、布面甲,都剥了。”--“什么,破了?破烂的也要。建州鞑子的甲工时足料子好,修修补补后也比自家的强多了。”--“蠢货。断了坏了的兵器能回炉,你小子晓得如今市面上生铁多少银子一斤吗!”--“什么?岳托、德格类?你当真?千真万确?肯定没弄错?”
于详扶住老赵的肩膀,一个劲跺脚,把沾在靴子面上的鞑子碎肉和下水杂碎跺掉,跺了左脚跺右脚。“腿跺麻了。”
“问你是真是假。”
“错不了!有佩刀铭文为证,600多没咽气的鞑子也招供指认了。”
赵寿吉大笑,抚掌大笑。
“我说你上辈子积了什么善莫大焉的阴德,让你结拜下那几位管杀不管埋的义弟。”
于祥这句埋汰式马屁万分动听:生活不是诗,但有时候如画。
生活不是诗歌。误打误撞救下几百近卫军余孽,给近卫军的重建留下了种子。近卫军是神马里个东东?皇帝小儿的心头肉撒!可惜美中不足,来迟了半个钟头,没能救下丁正南和万太监的性命。就差了半个钟头,叫丁阉看我老赵的眼神...特么总觉怪怪的、幽幽怨怨的。叫人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