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邵当机立断,敏锐抓住这一天赐战机,即刻亲典轻骑北上。部众日夜兼程、马不停蹄,五日疾驰一千余里,如离弦之箭般直扑泉陵。
零陵守军虽日夜严防,却万万没料到敌军竟从南方突袭。本就不擅陆战的楚军猝不及防,当场乱了阵脚。陈文邵亲率骑兵发起冲锋,仅一轮攻势便将楚军防线彻底冲垮。
此一战,魏军强弩之末穿鲁缟,冲风之末漂鸿毛?。太守卢文战死于乱军之中,残余楚军陷入彻底混乱,自相践踏间纷纷投水,朝武陵方向仓皇逃窜,死者多达千余人。
魏军在泉陵休整数日,稍作补给后便挥师西进,一举攻克辰阳。随后,大军沿沅水顺流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先下沅陵,后取沅南,最终兵锋直指临沅,兵临城下。
此时临沅守军在魏偏师昼夜不歇的袭扰下,早已是人困马乏,而城内的粮食也在一个多月的对垒下,所剩无几。
感到大势已去的零陵中尉趁着夜色,率心腹数人将太守孙阔打晕,捆于庭柱之上。随后他亲自打开城门,引魏军入城,捧着太守印信,向陈文邵献城投降。
至此,荆州九郡之中,除江夏郡的武昌尚在坚守外,其余已尽数归入魏国版图。
与此同时,武昌城下的战局却陷入胶着,赵储真率领的荆州外军,虽几番猛攻,却始终未能啃下武昌这块硬骨头。
“武昌西临长江、北接樊口,我军若从陆路进攻,需先突破城南、城东的山地障碍,难以展开阵列。
可若从水路强攻,楚军即便失去外围水师支援,仍可依托沿江城墙、箭楼封锁江面,利用火攻、撞船等方式抵御我军水师靠近,真可谓是易守难攻啊!”
秦逸侍立在赵储真身后,拱手献策道:
“将军,眼下破武昌之策,末将以为有三,一是堂堂正正地从正面攻破武昌的城墙,但是凭借咱们的舰炮肯定是做不到的,需要等具备跨江打击能力的轨道炮运至江北才行。
二是彻底封锁武昌,跟其对耗国力,待城中粮草消耗殆尽后,武昌自然就不攻而破了。
三是可效仿陛下取成都和陈将军克江陵,将秽物和染病而死的牲畜用抛石机投入城内,污染城中的水源与居住环境,等敌人染病卧床不起时,取武昌便是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