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水的气味尚未从林逸袖口散去,苏瑶的指尖已将那本硬壳笔记本推至办公桌中央。牛皮纸封面上烫金的"未来图谱"四字在落地窗外的夕照里泛着冷光,像一枚被剖开的河豚,剧毒与美味在剖开的瞬间同时绽放。
"解释一下。"苏瑶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金属般的硬度。她没去看林逸骤然收紧的下颌线,而是用钢笔尖轻轻敲击着某页纸——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2013年6月,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美元;2014年10月,某打车软件完成D轮融资1亿美元。
林逸的瞳孔在看到"2023年6月18日,云枫科技纳斯达克上市首日破发"时猛地收缩。这行字是他重生次日凌晨颤抖着写下的,墨水因情绪激动而晕染开细小的毛边,此刻在苏瑶眼中,却像一串通往深渊的磷火。
"瑶瑶,"林逸喉结滚动,强迫自己迎上她的目光。她今天穿了件藕荷色雪纺衫,领口别着他送的那枚蓝水晶胸针,可这抹温柔色彩却让她的质问显得更加锋利,"这是我的投资分析模型草稿。"
"模型?"苏瑶挑眉,钢笔在"2015年3月,VR概念爆发"字样上划出一道浅痕,"什么模型能精准预测跨国天灾?还是说,你的'模型'需要实时更新十年后的财经新闻?"
窗外的风突然变大,将百叶窗吹得哗啦作响。林逸趁机起身关窗,余光瞥见办公桌上那盆苏瑶送的文竹——他上周用罗盘碎片回溯时,不小心碰倒了花盆,此刻泥土里还埋着半片指甲盖大小的青铜碎屑。
"是大数据推演。"林逸转过身时,脸上已换上惯常的、略带疲惫的微笑,"你记得我前年报的那个AI研修班吗?其实我一直在捣鼓一个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用的是...嗯,改良版的蛛网理论。"
他从抽屉里抽出一叠A4纸,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第二页是用Python绘制的复杂曲线图,第三页赫然贴着一张2008年金融危机的数据图谱。这是他昨夜熬了通宵赶制的"证据",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笔记本上的预言,却用看似合理的经济学逻辑包装起来。
苏瑶的目光在那些公式上停留了足足三分钟。林逸能看到她握着钢笔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他故意将一张打印着"金融市场蝴蝶效应模拟"的PPT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右下角还贴着他与某大学教授的合影——那是前世参加行业论坛时拍的,此刻却成了最好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