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屯的村民们,听到叶凡那句“取咱们的‘建桥物资’去”,瞬间就炸开了锅。
他们扔下手中的工具,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得像一群要去打猎的狼。
“叶小子,咱们真去啊?那可是县里的厂子!”赵卫国激动得嗓子眼直冒烟,但他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毕竟,去“拿”国有资产,这事儿可大可小。
叶凡拍了拍他肩膀,笑得云淡风轻:“卫国叔,咱们是去帮钱局长‘保护’国家财产。周书记都亲自过问了,这可是政治任务,谁敢拦着?”
他转头看向刘师傅:“刘师傅,你带路。把那水泥厂的情况,再跟大伙儿仔细说说,尤其是有没有容易出岔子的地方。”
刘师傅一听,立马精神抖擞。
他知道,这是叶凡对他的信任,也是他将功赎罪的好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县水泥厂的“光荣历史”和“凄惨现状”。
“那厂子啊,可邪门了!当年省里拨了巨款,说要搞全省最大的水泥厂,结果项目负责人挪用公款,被抓了!厂子建了一半就停了,设备扔那儿,材料堆仓库,一放就是好几年!平时连个耗子都懒得去!”
他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听说那两个看门的老头,都是当年项目上退下来的老工人,脾气怪得很,谁去都给脸色看。不过,他们也挺可怜的,工资都好几年没发了,就靠那点退休金吊着命。”
叶凡听完,心里有了数。
一个多小时后,浩浩荡荡的队伍抵达了县水泥厂。
这座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现代化工厂,此刻却像一个被遗弃的巨人,孤独地矗立在荒草之中。
高大的厂房破败不堪,烟囱只砌了一半,歪斜着指向天空,显得格外荒凉。
厂子大门口,两扇生锈的铁门紧紧闭合,上面挂着一把比脸盆还大的铁锁。
两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坐在门房里,一人捧着个破旧的搪瓷缸子,无精打采地晒着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