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白话三国志 > 第16章 吴主传(九)

第16章 吴主传(九)(1 / 2)

嘉禾五年正月,吴国开始铸造大钱,一枚顶五百个小钱用。孙权还下旨让官吏百姓上缴铜料,按铜的分量给报酬,同时定了严禁私铸钱币的律法。二月,武昌那边报喜,说礼宾殿降了甘露。可喜事刚过,辅吴将军张昭就去世了。好在军事上有收获,中郎将吾粲活捉了李桓,将军唐咨抓获了罗厉等人。这年从十月就没下过雨,一直旱到夏天。十月的时候,东方天空出现了彗星。鄱阳的彭旦等人又趁机作乱。

嘉禾六年正月,孙权专门下诏书讨论丧礼制度:“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规矩,也是人最悲痛的时候。贤德的人能强忍哀痛遵守礼仪,普通人也得努力做到。要是天下太平,朝廷没事,君子就不该剥夺人家尽孝的心意,所以说‘三年不登孝子之门’。可要是赶上急事,就得简化礼仪灵活处理,系着孝带也得办公。所以圣人制定礼法,光有礼节不合时宜也不行。遭丧不奔丧不是古法,但根据情况变通,用大义斩断私情也是必要的。之前定的规矩,地方官任职期间遭丧,得等交接完才能走,可还是有人明知故犯,虽然事后都受了处罚,可耽误的公事已经没法挽回了。现在国事正忙,麻烦事儿一堆,当官的都该尽忠守节,先公后私,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可太不像话了。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好好商量商量,定个妥当的规矩出来。”

顾谭提议:“给奔丧这事定规矩,太松了挡不住孝子奔丧的心思,太严了吧,这本来也不是死罪。就算定了重刑,真要违了规矩的人也少不了。万一有人犯了,重罚吧于心不忍,轻罚吧又坏了规矩。依我看,地方官离得远,家里出了事要是不禀报,朝廷也没法知道。不如规定在任免交接的时候,要是有人敢擅自奔丧,一经查实就判死刑。这样一来,当官的不会因擅离职守获罪,孝子也不会犯重罪了。”

将军胡综却有不同意见:“丧礼虽然有规定,但不合时宜的时候就不能死守。现在军务这么紧张,跟平时不一样,地方官明知有禁令还敢违规奔丧,就是觉得不奔丧丢人,却不想想身为臣子犯禁的罪过,这都是因为之前的规矩太松了。忠节是为国家,孝道是为家庭,出来当差,哪能两头都顾全?所以做忠臣就没法当孝子。该明文规定,违者处死,绝不赦免。用重刑来杜绝这种事,处理一个,以后就没人敢犯了。”

最后丞相顾雍上奏,采纳了死刑的规定。后来吴县县令孟宗母亲去世,他还是回去奔丧了,完事之后自己跑到武昌待罪。陆逊向孙权说明了孟宗平时的品行,还替他求情,孙权才把孟宗的罪减了一等,但规定以后不能再照这个例子办,从此再也没人敢违规奔丧了。

这年二月,陆逊讨伐彭旦等人,当年就把他们全剿灭了。十月,孙权派卫将军全琮袭击六安,没打下来。诸葛恪平定山越后,率军北上屯驻庐江。

最新小说: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某嘴遁的精灵训练师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世威大帝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穿越动管局?那我龙族很有生活了 火影:开局获得日之呼吸 方块学园:时空外的第八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