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笔耕者:文心长明 > 第12章 活字排章见字魂

第12章 活字排章见字魂(1 / 2)

春分前的扬州城飘着细润的雨,许砚秋跟着活字印刷师汪曾祺走进「辨字斋」时,首先听见的是木字模相撞的轻响——老匠人正站在高脚凳上调整《梦溪笔谈》的活字版,袖口沾着的槐木碎屑落在靛青长衫上,像散落的活体汉字。

“每个字都有自己的脾气。”汪曾祺指尖抚过“之”字模的弯钩,木活字在他掌心泛着温润的光,“‘之’要像流水,‘山’得有骨力,排字如布阵,得让它们在版面上站出自己的气象。”陆辰安的目光落在案头散落的“己”“已”“巳”字模上,细微的笔画差异在晨光中如暗藏的匕首——这恰好可以化作悬疑小说里的身份诡计。他的指尖在备忘录飞速敲击:凶手利用形近字错排伪造死亡信息,“未”字少横变“木”,暗藏凶器藏匿处坐标。

晚晴的镜头掠过墙上悬挂的活字版,明代《永乐大典》的残页与德国产的老印刷机共生,铜制滚筒上隐约可见“字贵通达”的刻痕。汪曾祺转身时,腰间的牛皮字袋晃出细碎的墨粉,袋口绣着的“字林”二字已磨得发亮,那是从祖父的字模箱上拆下来的布片。“光绪年间改洋机印汉字,”他敲了敲泛着包浆的铜件,“老匠人们在滚筒刻字,让机器知道自己印的是方块字的魂。”

午后在“校勘室”,汪曾祺捧出修复中的明代铜活字版,缺角处用新铸的铅字补上,边缘却留着手工打磨的毛茬。“张元济先生补《四部丛刊》时说,”他指着活字版上“阙”字的修补痕迹,“‘补字如补史,得让新字带着旧时光的呼吸。’”陆辰安盯着“阙”与“缺”的微妙差异,忽然想起在古琴坊见过的泛音补法:凶手可利用活字的“通假字”设计双重密码,表面是诗词唱和,内里藏着杀人顺序。

手机在此时震动,陆辰安的编辑发来消息:“AI生成的‘活字谜案’章节点击量破百万,建议全面启用‘智能排版’功能。”年轻人望着汪曾祺用鬃毛刷清理字模的手,墨粉扬起的轨迹与手机屏幕上的数据流曲线诡异地重叠。“汪师傅,”他问,“算法能算出汉字的使用频率,能算出您刻‘仁’字时的心境吗?”老人忽然停下动作,指腹摩挲着字模上的笔画:“我刻‘仁’字时,总会想起父亲教我握刻刀的手,掌心纹路上还留着给乡亲写春联时的墨渍——机器算得出笔画,算不出字里的人情味。”

暮色漫进排版房,汪曾祺打开樟木匣,里面整齐码着历代印人的“错题字模”:多了一点的“戍”字、缺了弯钩的“戈”字、还有修补过三次的“心”字。“乾隆年间的刻工在‘武’字里多刻了一撇,”他摸着字模边缘的修补刻痕,“后来在匣底刻下‘敬字如敬人’——每个错字都是活字对匠人的警示。”许砚秋忽然想起自己稿纸上被反复修改的句子,那些划掉的字迹,何尝不是文字对写作者的叮咛?

归程经过东关街,陆辰安忽然停在旧书店的玻璃橱窗前。电子屏上,AI正在演示“智能排版”,整齐划一的字体在屏幕上流动,却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而汪曾祺送他的“仁”字字模此刻正在口袋里发烫,木头上的刻痕仿佛带着老匠人的体温。“许老师,”他望着橱窗里的活字版,“凶手可以利用活字排版的“版框误差”制造密室,就像汪师傅说的‘字有字魂,不该被机器囚住’——每个错排都是凶手留在时光里的签名。”

最新小说: 高斯奥特曼传奇 禁欲上司早安吻 折春痕 刷好感刷到顶后,我却魂散了 【综漫】Nana?奈奈! 不等式爱情 包租婆发癫日常他们都以为我很穷 兽世小狐狸,靠生子系统赢麻了 羽念春时好 七窍玲珑咒:血音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