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笔耕者:文心长明 > 第2章 丝梭织就千重锦

第2章 丝梭织就千重锦(1 / 2)

苏州的雨是带着书卷气的。青石板路上的水痕映着粉墙黛瓦,许砚秋撑着竹骨油纸伞,看晚晴的旗袍在巷口转弯处掠过一丛开得正好的杜鹃。缂丝坊的匾额悬在爬满薜荔的门楣上,漆色斑驳却透着庄重,像是被时光亲手描过千百遍。

推开门的瞬间,细密的经纬线在晨光中浮动,恍若谁把星河织进了室内。沈阿婆坐在临窗的织机前,枯瘦的手指正捏着梭子往来穿梭,木梭与经轴相碰的轻响,竟暗合着檐角铜铃的节拍。“周编辑说的贵客到了。”她头也不抬,嘴角却含着笑,“二十年前有个拍纪录片的姑娘,也像你这般爱盯着自己看。”

晚晴的相机已经开始工作,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莲塘乳鸭图》缂丝复制品,细腻的肌理在光影里流转,竟比原画更多了几分立体感。许砚秋注意到角落的小藤椅上,坐着个穿浅灰卫衣的年轻人,膝头放着笔记本,指尖在手机屏幕上飞快滑动——正是群里的“青衫客”,网名陆辰安。

“沈阿婆,这块料子的‘通经断纬’是怎么做到的?”陆辰安忽然抬头,眼中带着困惑。老人放下木梭,招手让他凑近:“小陆啊,你看这梭子走过的地方,断的不是纬线,是贪心。每根线该停在哪里,得听料子自己的话。”这话让许砚秋心头一动,想起自己写散文时总在斟酌的“断句如织”,原来匠人之心与文心,终究是相通的。

午后在紫藤花架下喝茶时,陆辰安坦言自己是来寻找悬疑小说的灵感:“想写一个关于失传技艺的谋杀案,可总觉得那些‘反转’生硬得像机器轧出来的布料。”他望着沈阿婆教晚晴握梭的手,忽然苦笑,“昨天编辑又催我加感情线,说主角要是没点风流韵事,读者就觉得不够‘真实’。”

许砚秋啜着碧螺春,看茶沫在杯中旋出细小的旋涡:“我们总说要写‘真实’,可什么是真实?是流量数据里的‘读者喜好’,还是这些老匠人掌心的温度?”他指向正在给学徒演示“抢鳞叠色”技法的沈阿婆,老人指尖的茧子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去年在景德镇,我见过一位制瓷师傅,他说每片瓷釉的开片都是天地给的签,强求不得。写作何尝不是如此?”

陆辰安忽然掏出手机,翻出自己刚写的片段:“您看这段,凶手用缂丝梭子作为凶器,我想突出‘以匠心为刃’的隐喻,可编辑说不如改成用现代工具,这样更有‘反差感’。”许砚秋读着屏幕上的文字,留意到他描写织机时用了“经纬如网,困住的不只是丝线”,不觉点头:“为何不顺着这个隐喻往下走?让凶器成为匠心的镜像,反而更有力量。”

最新小说: 七窍玲珑咒:血音劫 凌霄与尘共安生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谅,幸有你 分手后,神豪系统和美男降临 爱恨无情 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弟媳成了他媳妇,冷面糙汉心慌了 死亡回档一时爽,重生宗门火葬场 重生之拯救终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