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远将绿豆倒进篓子,大致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当场就从口袋里掏出60块钱给对方。
那钱被他叠得整整齐齐,带着他手心的温度。
李婶接过钱。
“小远,这次结束,绿豆还要吗?” 李婶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小心翼翼地问道,脸上的表情有些忐忑,似乎生怕顾方远给出否定的答案。
“要,下午你再送200斤过来,明天上午再送250斤,这样一来刚好720斤。” 顾方远不假思索地说道。
李婶的表情瞬间一僵,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她微微咬了咬嘴唇,接着问道:“如果送完720斤后还有呢?你收吗?”
顾方远瞬间明白,这李婶估计在从中赚差价,不过他并不反感,这样也能给他省去不少麻烦。
“你还能凑多少?”
“几百斤应该没问题。” 李婶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些许底气。
顾方远心中暗自计算了一下,刚才报的数量,加上已经送到煤炭厂的绿豆,总共差不多有一千斤,煤矿场极限应该是2200斤,就算多一些应该也没问题。
按2200斤计算,至少还能送1200斤。
至于果梅酱.....
即便不送也没关系,大不了弄个好点的包装自己想办法卖出去。
现在各类物资紧俏,只要东西好,总能找到销路。
“行,那就这两天,除了刚才说的数量,你可以继续送绿豆过来,只要不超过1200斤就可以。大后天停止收绿豆,你注意控制时间。” 顾方远果断地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婶瞬间喜笑颜开,原本有些紧张的神情一扫而空,脚步轻快地走了。
顾方远将做好的果酱拿碗装起来,用一块干净的布盖好,简单收拾了下,便骑着自行车开始往煤矿场送货。
自行车的车轮在乡间的土路上滚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两趟送完,他的手上已经有了185块钱。
这一笔钱被他紧紧地握在手中,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他努力的成果,是他在这个时代拼搏的见证。
又去了黑市,找票贩子买了50斤糖票,花掉25块。
之后又在供销社找到了一种类似罐头的玻璃瓶,这种瓶子农民买回去通常是用来储存蜂蜜的。
好在不要票,没有多花冤枉钱。
他一次购买了十个,只需一块钱。
接着购买50斤冰糖,花掉50块钱,险些将售货员的下巴惊掉,售货员还以为是哪个厂子过来采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