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坐直身子,目光炯炯,带着几分试探问道:“郡主赈济颍川之民,此乃大仁大义之举,世人皆知。然当下乱世,仅凭仁心难以独存,郡主又将何以抵御如虎狼般的各路诸侯?”
这问题仿若一把利刃,直戳人心。王镜闻言,并未立刻作答,而是稍作沉吟,垂眸思索之际,睫毛轻轻颤动。
片刻之后,她不慌不忙地开口:“仁为立身之本,术为存世之器。若天下皆以术谋私,致使苍生蒙难,那么仁者便当以术卫道。”
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仿若在这乱世之中,为迷茫之人指明了一条方向——以术为道。
荀彧听闻,心中猛地一震,原本半信半疑的态度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掩饰的惊喜!
他细细品味着王镜的话语,仿若在黑暗中寻到了一丝曙光,内心深处那熄灭已久的火焰,此刻竟被重新点燃,且愈燃愈烈——
随后,王镜神色庄重,抬手示意身后的侍从。
侍从会意,小心翼翼地捧上一个精致的木盒。王镜轻轻打开,一枚温润的玉璜静静躺在锦缎之上,莹润的光泽在日光下闪烁。
璜身雕刻着蟠螭纹,栩栩如生,璜的两端镶嵌宝石,华贵非凡,一看便是宫中之物,寻常人难以企及。
王镜拿起玉璜,递向荀彧,语气笃定:“荀令君,这是陛下亲赐于我,以此作为密令的信物。”
“陛下深知汉室艰难,东南之地至关重要,丹阳乃鱼米之乡,兵精粮足,他嘱托我回丹阳暗中积蓄实力,以待时机,丹阳便是汉室复兴的东南火种。”
荀彧接过玉璜,双手微微颤抖,心中震撼不已。这枚玉璜,不仅是一件珍贵的器物,更是汉室希望的象征。
还未等他缓过神,王镜又朗声道:“陛下特意派来五百亲兵助我成事,足见陛下对复兴汉室的决心……”
荀彧的眼眶微微泛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年,他苦苦寻觅明主,渴望找到能够辅佐、一同复兴汉室之人,此刻,仿佛终于看到了希望之光。
他上前一步,双手抱拳,对着王镜深深一揖。
与此同时,他的心中也在做着艰难的抉择。尽管被王镜的大义触动,可多年来在乱世中摸爬滚打积攒的谨慎,让他无法即刻做出追随的决定。
良久,他缓缓将玉璜放回盒中,抬眼看向王镜,诚恳说道:“郡主赤诚之心,彧感佩至极。只是彧深知,辅佐明主乃一生之大事,需慎之又慎。而彧对郡主您还未全然了解,也不知往后行事理念是否全然契合……”
王镜微微颔首,眼中并无愠色,静静等待着荀彧的下文。